豆瓣9.0,千萬別在晚上看!

深夜食堂,似乎是人類疲憊靈魂的永恆棲息地。

之前熊介紹過韓國人拍的《街頭美食鬥士》。

看的時候熊無數次感慨我們的美食竟然被外國人拍得如此深刻。

回頭想想了咱們的美食紀錄片,都拍了些啥……

《舌尖1》曾將我們的美食拍成了神話;

但《舌尖3》卻將我們的美食拍成了笑話……

黃磊老師的《深夜食堂》,道具服化照搬日版,用了人家的架構結果還是說著人家的故事,落得個東施效顰的下場。

很多網友發出靈魂般的吶喊:

中國的深夜食堂應該是大排檔、路邊推車、燒烤攤。

終於,讓我們等來了一部專注於中國夜市美食的紀錄片。

人生一串

致我們七葷八素的口腹之慾

導演: 劉執戈 / 金穎 / 張嶽明 / 趙雲澤 / 李根 / 陳英傑

編劇: 陳英傑 / 張嶽明

主演: 陳英傑

看名字就知道,這部紀錄片只講烤串

由嗶哩嗶哩和旗幟傳媒聯合出品,攝製組跑了將近30個城市的500多家傳奇燒烤攤,只為了最真實的呈現燒烤的樂天內涵和江湖風味。

一共6集,熊擼了前兩集。

那叫一個後悔啊。

後悔什麼呢?

後悔在看的時候身邊沒有可吃的,可把熊給饞的喲。

第一集就直奔主題,上橫菜,光標題就夠霸氣:

《無肉不歡》

串兒是中國燒烤的基本形態,那肉就是人類燒烤的共同主題。

接下來,我們看看哪些是燒烤攤上的王者。

一、四川西昌長籤火盆燒烤

在西昌,燒烤是當飯吃的。

夜幕降臨,你根本不用思考出去應該吃什麼,

無論選項有多少個,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燒烤。

長籤火盆燒烤裡最有名的當屬涼山小豬肉

這種只存在於大涼山裡的野豬,既有家養土豬的歲月風味,又有小乳豬的細膩口感。

這種豬肉醃製不靠香料、雞精提味。

只需小米椒、蒜蓉和鹽,醃製半小時就可以直接上火烤了。

涼山小豬肉的精華是要連豬皮帶肉一塊烤

一定要烤到表皮焦香,油脂在“滋滋”翻滾的時候最佳,配上辣椒、黃豆、芝麻磨成的蘸料。

一口下去,滿滿的膠原大白包裹著勁道的瘦肉,又香又彈。

“我欲成仙,快樂齊天”大概就是這種感覺了吧。

大口吃肉縱然爽,小口吃肉也別有一番風味。

不信你接著看:

二、雲南昭通牛肉小串

一開始你可能會被這些吃串的人嚇著,因為他們點餐都是幾十串幾十串的點。

一個人吃五十、一百串都是很平常的事。

這種牛肉小串分量不多,剛好一口一串,特別過癮,很容易讓人停不下來。

牛肉小串必須選用當地最好的黃牛肉,牛的年齡要控制在3歲左右,大了肉質會老。

除了食材講究,牛肉小串好吃的靈魂來自於秘製的滷湯。

一百家店的滷湯有一百種配方。

烤之前先把小串放到滷湯裡浸泡入味,然後用大火快烤,不停翻動,以免烤糊。

每一次翻轉都是技巧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烤到六七成熟時,撒上幹辣椒麵。

一口下去,又嫩又辣,這種奇妙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

屏幕前的熊已經擦了好幾次口水了。

我感覺我能吃兩百串小case啊。

別激動,更橫的還在後邊。

三、新疆尉犁烤羊肉

烤羊肉哪裡強,新疆敢認第二沒有別的地方敢認第一。

新疆,堪稱當代中國燒烤的啟蒙者。

最具原始風味的要數紅柳烤肉

食材選用羊肉中的極品——羅布羊

竹籤選用剛從樹上摘下,帶著植物香味的紅柳枝。

不用複雜的香料醃製,只需一把粗鹽即可。

這種做法烤出來的羊肉既鮮甜又狂野。

相比之下,烤全羊的做法就要高級得多。

醃製前,羊身上大骨頭的地方要敲碎,肉厚的地方要用刀多劃幾下方便入味。

之後用十三種純天然調料均勻地塗抹在羊身上,抹完還撒上芝麻。

烤法則更為獨特,不用明火烤。

而是往烤坑裡撒鹽水熄滅明火,全靠坑裡的高溫和水蒸氣把羊烤熟。

這種做法可以讓羊的肉質更加鮮嫩。

烤全羊,一定要用手抓著吃,外皮酥脆,羊肉肥美,用嘴將肉和骨頭分離的那一刻,人類體內原始狂野的氣息被喚醒。

這種滿足感是其他燒烤所不能比的。

看到這裡,熊已經不行了。

為什麼我現在不是在新疆?

為什麼我現在不是在新疆?

為什麼我現在不是在新疆?

這麼一比,以下這種燒烤便顯得溫和很多。

四、廣東湛江烤生蠔

烤生蠔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

在湛江,沒有什麼是一打生蠔不能搞定的,如果有,那就來兩打。

生蠔一般有兩種吃法。

一種是蒜蓉生蠔

把小殼蓋撬開,將殼大的一面置於燒烤架上烘烤,待生蠔快熟時,加入滿滿的蒜蓉、剁椒、蔥花。

一口下去,肉質Q彈,混合著蒜香和辛辣,最大程度地挑逗你的味蕾。

另一種是原味生蠔,湛江當地人比較愛的吃法。

生蠔不開蓋直接烤,這樣可以鎖住生蠔的鮮味,最大程度保留生蠔的水分。

吃的時候將小殼那面撬開,蠔肉沾上醬油和芥末,一口一個。

完了千萬別忘了喝大殼裡的汁水,那才是精華。

在廣東一直流傳著一句話:

生蠔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足以見大家對生蠔的狂熱。

如果說第一集介紹的這些燒烤讓你直流口水,

那第二集介紹的這些可能要突破你的想象力了。

熊在此友情提示,以下的文字或者圖片可能會讓你感到不適。

高能預警

第二集的標題為《比夜更黑》。

這一集主要講述那些大隱隱於市的黑暗燒烤。

先看看入門級的:

東北烤蠶蛹

東北人說,一個蠶蛹的營養價值等於三個雞蛋。

雖然是這樣,熊也不敢嘗試。

蠶蛹要慢慢烤,這樣才能將殼烤得脆一點,酥一點,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吃的時候,咬開表皮,裡邊是烤成固態的蛋白質,全部在口腔裡迸發。

這是屬於東北人的一種重口味。

如果這個你可以接受,馬上中級的等著你:

烤羊球

徐州人最愛的一道燒烤是老球嫩腰。

如果你不知道啥是羊球,以下的動圖會告訴你。

中國人講究吃啥補啥,因此徐州人對羊的下半身極為關注。

羊球和羊腰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烤法。

羊球講究大火旺烤,烤得老一點,口感會更稠密,在火上切十字刀花,不僅利於蒸發水分而且利於入味。

用料上化繁入簡,一把辣椒,一把鹽,一把秘製孜然,就能帶出羊球的原始本味。

羊腰則是要嫩烤,最好帶著點血絲,是補品中的上品。

如果這兩種黑暗燒烤你都能挺過來,不妨試一下以下這個終極黑暗燒烤的王者。

反正熊第一次看的時候都有點吃不消。

為了照顧到大家,烤前的生肉圖我就不放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看,太瘮人了。

放一張烤熟的圖。

你知道是什麼嗎?

答案揭曉,烤豬眼睛

熊實在是想象不出來這種食物的口感,還是讓痴迷這道燒烤的食客告訴你吧。

一位資深食客形容吃烤豬眼睛是一種初戀的感覺。

大姐,您初戀的口味都這麼重真的好嗎?

熊很好奇您的人生到底經歷了什麼?

烤豬眼睛是一門非常講究的技術活,要不斷翻動20分鐘,如果不翻動導致局部太熱,眼球會爆。

吃豬眼睛就是要吃它爆漿的感覺。

一口將整個豬眼睛吃到口腔裡,享受汁液盈滿口腔的感覺。

彷彿在我們中國人手裡,就沒有不能燒烤解決的食物。

《人生一串》在B站拿下了9.8的高分,豆瓣也有9.0

鏡頭不再在高高在上的廟堂,而是拉至尋常的街邊小攤。

有酒、有肉,充滿市井氣息和煙火味兒;

有故事,則使這檔紀錄片充滿了人情味。

一個吃長籤火盆燒烤的食客說:

“想家的時候,除了想我媽,想吃肉,那麼一大坨坨的肉。”

寥寥數語,一個在外打拼的遊子讓我感到心酸。

食物是慰藉鄉愁的一道良藥。

長籤火盆燒烤的老闆小二哥和媳婦只有在每天凌晨三點收攤之後才能會面。

兩人見面沒有含情脈脈眼波流轉,只有你一句我一句的拌嘴。

誰說愛情一定要卿卿我我花前月下,這種平凡的相處更顯樸實無華。

烤蠶蛹的老闆小軍,東北人,愛說段子。

但他的段子聽著卻讓人想哭。

老妹你知道我為啥長得這麼黑不

因為我不想白活一輩子

話糙理不糙,最懂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的往往是星斗市民。

烤羊球的老闆老王分享的故事讓人聽著傷感:

有一年快過春節,幾個大姐在他的燒烤攤吃了很久,吃到只剩她們一桌,吃到天亮。

他忍不住過去催:

“大姐啊,天亮了,該回家了。”

“回什麼家呀,這就是我家呀。”

大姐的一句話讓他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不知道每個吃燒烤的人背後都有哪些故事。

燒烤攤上,盡是人間百態。

烤豬眼睛的萍姐,老伴去世,難得這些食客,讓萍姐的晚年不至於太孤獨。

這也算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陪伴。

夜間的燒烤攤,永遠都有尋求精神慰藉的身影。

燒烤,都是重口味的,能吃到一起,都是難得的緣分。

能夠三更半夜陪你吃燒烤的,都是過命的交情。

能夠不嫌棄你只給她吃得起一頓路邊燒烤的,都是真愛。

那些曾經陪你吃過燒烤的小夥伴,如今人在何方?

那個嘴上說不吃會發胖但又一直往嘴裡送的可愛女人,如今是否還在你的身旁?

一杯酒、幾串烤肉,是深夜路邊難得的得意。

是我們平凡熱辣市井人生的縮影。

最後用一句熊很喜歡的旁白作為結束:

其實大家都很懂生活,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

文/五十公斤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