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三杨”杨勇将军墓,勇冠三军,墓碑上五处弹孔令人肃然起敬


杨勇将军于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与妻子林彬合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中,抗日战争时间,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参加了在全县、金沙江、大渡河、土城、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的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在鲁西南战役中创造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单独攻坚和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又2个旅的先例。


杨将军一生百战沙场,最能体现他英雄本色“勇”字精神的是他身上的五处伤痕。第一次是1933年,其冒着枪林弹雨带头冲入国民党军队,一发子弹从他的头顶中央飞过,穿破了头皮,鲜血直流。头顶也留下了一块两公分长、不再生发的弹痕。图为杨将军妻子。
第二次负伤是红军过湘江的时候,其率部执行掩护纵队过江的任务。战斗中,其率部战斗两昼夜,其右大腿被弹片击中,纵队顺利过江。图为威名赫赫的军队“三杨”。
第三次负伤是在长征途中,在赤水河畔的土城战役中,其带队冲锋,子弹从他的右腮入唇部出,这一次,他失去了6颗牙。
第四次是抗日战争期间,平型关大捷,杨将军带领一个营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左肩中弹。第五次也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杨勇指挥部队伏击了一支日军汽车运输队,全歼日军200余人,在这次战斗中负轻伤。
图为杨将军墓地现状,墓碑上的五个弹痕见证了这位勇将的传奇一生,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