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宋燕儿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秦国与赵国之间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其背景是: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克了韩国的野王将韩国拦腰截为两段。消息传来,韩国上下一片恐慌,赶忙遣使入秦,进献上党郡向秦求和。然而,韩国的上党太守却不愿献地入秦,而是做出了献上党之地于赵的选择。他的用意十分清楚,即转移秦军锋芒,促成赵、韩携手,联合抵御秦国。赵国对这一问题的利害关系也十分清楚,知道一旦接收上党地区便会引来秦国的进攻,权衡再三,赵国最还是决定接收这一地区。秦国果然派王率军进攻上党,赵国派名将颇屯兵长平拒敌。秦国果然派王率军进攻上党,赵国派名将颇屯兵长平拒敌。

廉颇深知秦军勇悍善战,遂采取了占据有利地势,坚壁防守以消耗敌军的方略,一连坚持数载。实力强而急于一战的王龄却一筹莫展,始终不能前进一步。战争进行了三年,秦国的经济已不堪重负,而赵国面对庞大的军事开支也渐渐吃不消,曾经向齐国请求粮食支援,齐国因惧怕秦国而予以拒绝。因此,赵、秦两国都对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双方都谋求速战以求摆脱困境。赵孝成王急于结束战争,曾数次派使者催促廉颇进攻,但廉颇却不为所动。相比而言,秦国的策略要高明一些,一方面他们借赵国使者到秦国议和的机会,故意殷勤招待,向各国制造秦、赵和解的假象,使赵国在外交上丧失了与各国“合纵”的机会,陷于被动和孤立。另一方面,又采用离间计,派人携带财宝前往赵都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挑拨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四处散布流言,说廉颇固守防御,是出于投降秦军的目的,而秦军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秦国终于借赵王之手,把廉颇从赵军主将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并使赵王不顾蔺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谏阻,坚决任命赵括为赵军主将。

赵括虽然是将门之后,但却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他上任后,一反廉颇的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赵军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还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方针,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击败秦军。秦国得知赵国改任赵括为将的消息后,立即改派骁勇善战的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代替王统率秦军。为了避免引起赵军的注意,秦王下令军中严守这一机密,敢于泄密者斩。白起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久经沙场,曾经指挥过许多战役,而赵括却从未担当过大任,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白起到任后,采取了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再予以聚歼的作战方针,对兵力做了周密细致的部署。公元前260年,对秦军动态茫然无知的赵括统率赵军主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出击。两军稍事交锋,秦军的诱敌部队即佯败后撤,鲁莽赵括不问虚实,立即率军追击。当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设阵地后,即遭到了秦军主力的有力抵抗,攻势受挫,被阻于坚壁之下。赵括欲退兵,但为时已晚,预先埋伏于两翼的秦兵迅速出击,及时穿插到赵军进攻部队的侧后截断了赵军主力与其营垒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对赵军主力的包围,并切断赵军的所有粮道。秦昭王听到赵军被包围的消息,亲赴河内征发了当地15岁以上的丁壮,赐民爵各一级全部编组成军,悉数增援长平前线,阻截赵的援军和粮草供应,以确保全歼赵军。赵军断粮达数十天,局势常危急。赵括组织了4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阵地,希望能打开一条血路突围,但都未能奏效。绝望之中,赵括孤注一掷,亲率赵军精锐部队突围,结果仍遭惨败,连他本人也被秦军射死。赵军失去主将,斗志全无,不再抵抗,40余万军队向秦军投降。这40余万赵军降卒,除幼小的240人之外,其余的全部被白起坑杀。空前烈的长平之战终以秦军胜利而宣告结束。

此战秦军获胜的根本原因是秦军的实力占有相对优势,其次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的运用,也存在高低之分。赵国在人数、士兵素质、综合国力、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弱于秦国的情况下,进行速战速决显然是不合适的。此外,统兵主将的选任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秦国在这些方面基本都无懈可击,而且在战役的关键时刻,上下能够团结一致,及时增援,协调配合,全力以赴,夺取战争的胜利。

长平之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此战之前,山东六国中只有赵国实力最强,如果赵国与其他诸国建立联盟关系,则足以与秦国相抗衡。此战之后,赵国元气大伤,急剧衰落,其余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因此此战可视为战国形势的转折点,秦统一全国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长平之战的结果,赵军全军覆没,秦军亦伤亡过半,粗略估计双方死伤应在百万左右。此役是整个春秋国时期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也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平之战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除了国家最高决策层战略成败得失外,在战术、后勤支援、将帅选任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苦茶庵

或许更多的时候白起在思考,为什么东周末年三百年战乱不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俩个国家或者俩方势力在交战的时候,无论胜负与否都会特别人道主义精神的遵守千年之后的『日内瓦公约』。在战斗结束之后相互交还各自的俘虏,这些兵卒在回国以后自然而然的成为新的生力军。这些生力军在经历了俘虏生涯之后,会有更多的战斗经验,而且毕竟是敌方阵营里走了一遭。他们会有更多的情报信息反馈回来,以便于下一次作战。战而降之,降而还之。进入了一个特定的循环体系中。



战国时期,各国并立。杀就是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的概念。白起是秦国的将军,老秦人更多的考虑就是如何成为天地共主。

战国人口并不是特别多,人力资源远远重于土地资源。长平之战白起倘若不坑杀那四十万降卒,等四十万大军缓过气来,还管你恩德齐天,放我一条生路。更多的是耻辱,作为一个士兵被俘虏的耻辱。这四十万大军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农夫与蛇的故事,我们不是不知道。白起不是那个善心大发的农夫,至于赵国四十万大军是不是一条缓过劲来就咬一口的毒蛇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在看农夫与蛇这一段寓言故事的时候,对于这条蛇有特别多的憎恶与仇恨。但是那个可怜又可悲的农夫又是多么的愚蠢,他把他的善良,人性的光辉用在了一条蛇🐍身上。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农夫分不清楚善良的受众。他把他的善良用在了无法理解也不需要理解的蛇身上,被蛇咬死也是可以预想的。

套用一句话“你是信仰佛教吗?你怎么不杀生?”

白起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他的责任是保护自己的兵将子民和最大程度上消灭自己的敌人。白起不是一个整日烧香拜佛阿弥陀佛的佛陀,他手中的重剑并不是摆设。

白起也明白杀降不详。背上了坑杀的名字,无论他的战绩是多么妖孽惊人,他的兵法是多么百变迭出,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多么出彩,也不会被世人所赞誉。白起并没有多想,为了大秦帝国——“杀之”

长平围歼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战争方面的壮举,但是完成这样一场壮举是被后世儒家所鄙视的。



当然,我们最为后来人不能因为感慨李牧作为一代良将没有一个好下场,就扼腕叹息盲目的把感情趋向于战败的赵国;同时,更不能将白起每次作战不留降卒而侮辱扭曲把憎恶强加在秦国。白起作为秦国的武安君,他的所作所为都得为自己的国家考虑,长平之战的指挥者白起囿于战国时代的局限性而被儒家所围攻!

结束战国时期数百年战乱的最好办法就是歼灭战。否则,反反复复,复复反反,战而降之,降而还之,周而复始,往复循环。这战国乱世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何日天下才能止兵而息?

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诸子百家,各言其道。春秋战国战乱不止,说到底也就是没有动摇了战乱爆发的根源。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嗔痴是佛教之大忌讳。贪心让所有人都为了土地和土地上的资源大打出手。他们能够大打出手也需要那些大头兵组成的军队。

儒家,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披着这层皮,却没有一个国家任用儒家的理论。孟轲走遍了战国七雄也徒劳,都给一点儿面子,你随便胡扯,反正我不赶你走,你随便说你的人间整理。战国时期,七雄并起,大争之世,谁任用儒家的理论谁亡国。别不服,我们摒弃有色眼镜。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一直控制着历史的话语权。也就是所谓的主流正统思想。我们回到战国这个实际客观的时期,儒家的思想哪个国家敢用?哪个国家用了?谁用谁亡国。谁用谁完蛋。这都已经成了战国潜规则了!为了可以很好的俘虏那些老百姓的心,每个国家也不会明面上和儒家过不去,可是,大争之世也不会有真正推行儒家理论的存在!



以战止战。是兵家息兵于天下,还老百姓一个太平日子的理论。白起毕其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他明白这个简单却有点儿不人道不理性不主流的道理。

长平之战中,赵国军队六十万,秦国军队六十万。双方都陈兵于上党,天下其他国家都在静观其变,或者说坐山观虎斗。这样的军威浩荡之下,那些牙尖嘴利的策士也不敢多嘴了。谁都明白,这一次战争是决定未来历史走向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究竟是谁胜谁负一时间也分不出来。

我们可以一起思考一下,如此事关天下的大战,中原七个国家未来的命运之战。身为大秦帝国君主的秦昭襄王会让白起一意孤行,彻底不调控嘛?就算秦昭襄王不会,那个丞相范濉会不插手嘛?秦帝国背后的利益集团都是吃干饭的吗?

在具体的战争策略上,白起一定是亲力亲为。在其他问题上,白起果真什么都不明白吗?大秦帝国的武安君并不是白痴。

为尊者讳,中国每个朝代都有这样的通病。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军队的事情,晓木认为很大程度是秦昭襄王的命令,或者说是秦昭襄王愿意看到的一幕。



赵括乱军中死去的时候,白起突然意识到一个大问题来了。这么多的俘虏究竟该怎么办?在札好口袋的时候,在俘虏们行进的时候,在分发粮食给他们的时候,中军阵营中,白起正襟危坐,他在思考,他在惆怅,他在纠结,该怎么办?秦帝国的箭矢是出了名的锋利,那个地形也是一个天然的口袋,最重要的是,口粮不够四十万俘虏了,秦军的士兵也已经吃不上饱饭了。

十八层地狱的许多牢房都开始运营起来,十殿阎罗王开始紧急抽调阴兵。黑白无常也已经组成了数十万的拘魂大军,风尘仆仆的向着长平方向去了,是啊,一瞬间剁了四十多万冤魂野鬼。十殿阎罗王还有多么讨厌这个叫做白起的人,清闲的日子带头了,这么大的工作量,地狱也是第一次遇见!

于是乎,四十万大军传羽檄,顷刻间魂飞魄散!


晓木曰兮

长平之战无关生死,只不过战争结束之后赵国由于损失了一代青壮,国力直接消退,之后再也无力阻止秦国东进。

长平之战前,国力最强的是秦国和赵国。赵国由于地处中原核心位置,又有胡服骑射的改革,国力很强。人口军事都居当时首位。秦国在拿到了巴蜀之地,再经过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国力也增强了很多。而且由于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战争潜力无限放大。

在长平之战之前,秦国绕过赵国攻打魏国,被名将赵奢打败。之后转向韩国。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上党郡,上党郡守决定,投降,但不是投降秦国,而是投降赵国。于是,长达四年的长平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我们知道,秦国比赵国略强,于是早期赵国采取守势。廉颇就是防守战的专家,他一守就是四年,且使用防守反击的战术来对付秦军。而秦国在经历了初期的失败后改编策略,召集百万青壮挖河,使前线可以更快的获得后勤补给。在这种态势下,赵军吃了几场败仗。

赵孝成王恼怒于廉颇吃了数场败仗,且国力消耗渐渐力不从心。于是有了换将的注意。恰逢秦国丞相范雎到赵国使用反间计,散步类似,廉颇其实很好对付,秦国怕的是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的说法。于是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赵孝成王临阵换将,以赵括代替廉颇。而另一方面,秦国秘密召回了在魏国和楚国身上刷功勋的白起,并严令凡泄密者死。

白起到了阵前之后,利用赵括的进攻,下令秦军佯装败退。而赵括并不知道对面的将领已经从王乾换成了白起,于是下令猛攻。白起利用数万精骑,切断了赵军的补给线。并派出轻骑不断骚扰赵军。赵军数战不利,不得不转攻为守。

秦昭王获知粮道被截断之后,尽起国内青壮,亲至河内郡,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

后面的剧情就很熟悉了,赵军被围困四十六天,突围不得。赵括在乱军中被射死。失去了首领的赵军选择投降,被白起接收,之后被坑杀。四十余万赵军活着离开的不过数百不到15岁的少年。

长平之战结束后,武安君白起认为应该乘胜追击,被亲王所不允(范雎在这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贻误战机之后,秦军在邯郸城下战败,退守函谷关。救邯郸的六国军队,徘徊一年后撤离。

长平之战,秦国虽然胜利,然是惨胜,秦国亦伤亡过半。赵国在损失了四十余万青壮后,国力再也无法支持大规模战争,灭亡之日已经在时间表里了。长平之战作为冷兵器历史上有数的大规模战役,也是春秋战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战例,包括但不限于纸上谈兵,鸡鸣狗盗。要论历史意义,不过是当时最强的两个国家,其中一个自毁长城,对之后的统一再也无力反抗。


无所事事161773009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两大超级战国的生死角逐,他们之间比拼的不单单是兵力的强弱和将领的指挥才能,其战争后期更多的是在较量庙堂运筹和国力的大小。其结果是以赵国的完败,赵国士卒损失殆尽而结束,从此赵国彻底退出了一统华夏的角逐,其国力也开始由盛转衰。

此战之后,秦国成为战国时期,第一大超级强国,其国力已经远超山东列国,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和秦国一较高下了,秦国统一天下剩下的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若不是秦昭襄王晚年,没有像白起这样的名将领兵,再加上后继之君才能平庸的话,秦国一统华夏的脚步肯定会提前到来的,而不会等到秦始皇嬴政成年亲政之后,才开始谋划灭国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