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彬紫砂壶真品价值,简直……

明代中期之后,出现了四大制壶大师:时鹏、董翰、赵良、元畅。而明代晚期制壶大师时大彬就是时鹏的儿子,他从小跟随父亲学艺,耳濡目染,又不断自己创新,所以名气才这么响亮。他最初开始做紫砂壶,是仿制紫砂壶界最有名的供春壶,其制作难度不易,要模仿到它惟妙惟肖的斑驳树纹,不是一朝一夕的,可见当时他花费的功夫不低。而他一向对自己作品要求严谨,,又多余文人墨客来往,做壶也越发趋于艺术性,他制作出来的紫砂壶,吸引了一大批文人骚客的追捧,有些甚至将大彬壶随葬身边,可见其喜爱程度。由于大彬壶稀少,且使用率高,流传下来的较少,所以时大彬紫砂壶真品价值居高不下,而真品也少之又少。而香港著名的收藏家罗桂祥先生曾研究过海外有着明确纪年大彬壶的记录,大致把大彬紫砂壶真品总概为:砂粗、质古、肌里匀,造型朴素,很少见以工艺取胜。目前时大彬紫砂壶有四件较为著名,那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一、1968年,江苏省江都县丁沟公社曹氏墓出土一件紫砂六方壶,通体高11厘米、口径5.7厘米,壶腹、流匀为六棱形,柄出五棱,口、盖、钮圆形,砂质呈深紫色,底足流与柄的对应线上有阴刻楷字“大彬”。同时出土的有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地券砖一方。鉴定出手:13253509799

二、1984年,江苏省无锡县某露乡华涵莪墓出土一件紫砂三足圆壶,通高11.3厘米,口径8.4厘米,壶身圆形,下承三乳头形矮足,盖面浅浮雕四出如意云头纹,盖钮如珠,中部留有出气小孔。壶体呈浅褐色,闪烁有浅黄色颗粒,精光风蕴。柄与足空隙处横刻阴文“大彬”二字楷书款。同时出土的有崇祯二年(1629年)墓志。三、1987年,福建省漳浦县卢维祯墓出土一件紫砂鼎足盖圆壶,通高11厘米、口径7.5厘米;壶盖的造型奇特,凸起的圆形盖上出三戟足,试将壶盖翻过来平放又是一个下承三足的浅盘。壶体丰满,口底,浅圈足,曲流,圆柄。胎体呈砖红色,布满白色砂点。底足内单行竖刻阴文楷书款“时大彬制”四字,字体结构匀称,遒劲有力,字口深峻,功力深湛。同时出土的还有万历四十年(1612年)墓志。

四、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紫砂胎雕漆四方壶,通高13厘米、口径7.8厘米;腹、流、柄均为四方形,口及盖作圆形,方足四角承条形过底矮足。朱红色漆层约三毫米之厚,四面开光,内剔刻人物、山水、树石、花草等多层纹样,漆质优良,刻工精细,展现出明代宫廷雕漆艺术华美丰厚的艺术特点,同时也映衬出紫砂壶胎造型曲线的顺畅优雅。壶的底部髹黑漆,漆层下阴刻楷书四字款"时大彬制"隐约可见。当时时大彬制壶享有盛名,并且进呈到宫中作为雕漆壶的内胎。这是宫内仅存的为文物界所共认的时大彬制作的紫砂壶。从漆层呈色、雕工特征来看,应为万历晚期天启年间。

以上所举四例,仅是近四十年来地下出土和一件故宫旧藏。另外,在香港茶具文物馆、美国佛里尔美术馆、三藩市亚洲美术馆以及个别的私人收藏家手中也有明确纪年款的时大彬紫砂壶,但总数没有过二十件。形制除此四例外,还有僧帽壶、六角方壶、印方方壶、瓜棱壶、开光方壶等。就壶体大小而言,没有过20厘米的高度。这些仅存的大彬壶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大多属中型壶,而且多为光素无纹,追求素面素心,为的是呈现紫砂的色彩美。后要提及的是,大彬壶真品阴刻款识多在壶底或底与柄之间的空隙处,字体近似欧、柳,结构搭配有力而结实,刻法深峻有力,流畅自如,功力深。

明 时大彬制圈扭壶 成交价:1,344.00万RMB

明 大彬执壶 成交价: 1,127.00万RMB

时大彬款镶龙凤纹紫砂壶 成交价: 950.40万

时大彬制紫砂壶成交价: 777.60万

可见时大彬紫砂壶真品价值不俗,但时大彬紫砂壶可遇不可求,也需要一定经济实力才能拥有,如果有幸得到一把,那真是万事足矣了。对于民间收藏者们来说,除了担心自己收藏的宝贝是赝品之外,由于艺术品的特殊性和艺术市场的封闭性,许多藏友也无法对自己藏品的市场价值能有正确的评估,从而难以得到圈内更多收藏人士的认可,民间藏品的流通也因此受到极大阻碍。

北京翰海知名专家走进民众面向社会人士征集拍品。征集藏品范围:书画、瓷器、翡翠玉器、杂项、文房四宝、紫砂、田黄、瓷板画、鸡血石、奇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