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涼了但我主機更要涼 酷冷至尊冰神P240 RGB 水冷開箱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7月,炎炎夏日,身處廣州的阿魯早已淪陷在戶外是毒圈,室內是安全區的高溫模式。要到戶外時也要四處尋覓商店,不然就要不停的跑毒。那種心累,相信各位廣東的小夥伴都深有體會。

同樣感到炎熱的不只是我,還有在我身邊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都一直默默堅守的電腦。

而且我用的還是Intel第八代酷睿處理器i7 8700K,多虧牙膏廠工程師傑作,CPU內部導熱材料從2代酷睿釺焊之後改為廉價硅脂,在夏季來臨時用著普通的風冷散熱器感覺力不從心,作為一個手殘黨更不會考慮給CPU開蓋。拋棄風冷也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畢竟我的電腦可沒有梅西加持......

阿魯的部分風冷收藏品

作為一個電腦DIY玩家和風冷愛好者,除了幫人裝機會用水冷外,自己一直沒用過,所以還是有點想折騰的意願。

可惜換水冷的想法的時候已經過了618最好的時機,沒辦法只能把選購的心思花在水冷的挑選上了,在泡了幾天的貼吧、臭烘烘論壇後,初步判定值得考慮的品牌有九州風神、酷冷至尊、安鈦克,有鑑於九州之前的船長系列有不少漏水事例以及安鈦克噪音略大的情況,最後選擇了貌似沒什麼嘈點的酷冷至尊,選擇條件是有RGB燈效,畢竟我的內存和顯卡以及主板都是RGB燈效了,水冷沒燈能說得過去?為此,我選擇的是酷冷至尊 冰神P240 RGB。話不多說,開箱走起。

破膜,那快感嘿嘿嘿.......

既然做RGB,兼容性要做全套,從包裝盒上能看到酷冷至尊冰神P240 RGB支持華碩、華擎、技嘉、微星四大RGB技術標準,基本上這四家也是市場上最常見最多人用的主板品牌了,同時這四家是臺企,而酷冷至尊自己也是臺企,支持自家本地企業當然是首要任務。

側面帶有產品亮點介紹,其中水冷頭的透視圖看著有點高大上啊!

開箱走起,水冷頭和冷排以及風扇都有塑料袋包裹,白色那盒應該是配件吧?

果不其然,打開後能看到有:水冷本體、兩把12CM RGB風扇,安裝配件還是比較多的,AMD/Intel平臺扣具、獨立的RGB燈效控制器、2合1風扇連接線,3合一RGB連接線、產品說明書。

雖說水冷效能好源於其中的“水”,但風扇的效能依舊不容忽視,況且對於一體化水冷來說,玩燈等賣弄顏值的渠道就只能靠風扇了。風扇參數方面,轉速區間為650-2000轉,透明扇葉設計(不透明咋玩RGB?你逗我?),每個風扇都帶4pin調速接口和RGB燈效接口。風扇線材末端有進行包膠加固,細節方面還是做得不錯的。

水冷側面帶COOLER MASTER LOGO,翻譯成中文就是更涼快大師,2333。可惜的是LOGO沒有RGB燈效啊。冷排鰭片密度較高,高風壓的風扇是首選!不過值得吐槽的是冷排鰭片硬度略軟,容易碰彎,不過安裝時注意點也沒什麼問題,畢竟裝好後也不會碰。水冷管方面採用尼龍材質包裹,對管子的保護性較高。

水冷頭帶透明遮蓋,看效果圖是有RGB燈效的,但這裡看不到裡面LED燈組,估計都設在內側。水冷頭份量還是蠻重的,估計與底座採用純銅材質有關,底座採用金屬拉絲工藝。顯得蛋疼的你也可以用砂紙進行拋光提升1%散熱效能。

兩個RGB風扇要自行安裝到冷排上,說明書有詳細的步驟說明,即使你是手殘黨也無懼!

我的平臺是微星Z370+i7 8700K

上機走起!

男人是很膚淺的動物,所以亮機後第一時間我是看外觀,不看溫度的............

所謂醜婦終須見家翁,看完燈燈燈總要回歸到溫度的考驗上,通過AID64軟件進行穩定性測試,在單選FPU進行5分鐘左右測試下,CPU內核溫度保持在70℃+左右,基本上比我原來的風冷散熱器動輒突破80℃要好不少,同時噪音也在可接受範圍內,下面簡單說說這貨的優缺點。

優點:1.RGB燈效出色,顏值高,可自行設置燈效,支持華碩、微星、技嘉等多家大廠RGB標準

2.散熱效能要比不少200元以內的風冷好不少,噪音也不大

缺點:

1.冷排散熱鰭片率略軟,容易碰彎,安裝需注意

2.相比同類產品售價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