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手工艺大师“嫌弃”儿子把绝活传给女儿,一棵“白菜”卖10万


秦竹林,1947年出生于河南滑县四间房乡王三寨村。2007年他的代表作“蝈蝈白菜”获第八届民间手工艺最高奖“山花奖”,且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同年,“蝈蝈白菜”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秦竹林于2014年因病去世,育有两男一女的居然把自己的所有技艺传给了最小的女儿。(李刚)


过去,秦竹林在世时前来采访和学习的人员几乎每天都有,他也从不避讳众人在场,他毫无保留地让大家录音、录像现场观看制作“蝈蝈”。不过听说大家回去模仿制作一般都失败了。
“蝈蝈白菜”的所有材料都是由绢制成,但在秦竹林的手中得到华丽的转身,变成一棵棵鲜嫩水灵的大白菜,一只只活灵活现的蝈蝈、瓢虫,一个个端庄清秀的古代仕女。
美女手中的一只绢蝈蝈通常由6种绢制成,制作一只蝈蝈约需二十天时间,118道工序。非常繁杂耗时,这就使得秦氏绢艺在我国的绢艺门类中成为难度最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
这只绢做的瓢虫跟真的大小一样,全国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做出来。
绢蝈蝈,大眼圆瞪,翅薄而透,后腿似强有力地蹬着地面,腿刺清晰可见,细如发丝的长须骄傲地翘起,就连白肚子上的鳞片也细致整齐。
一名美女脸上爬满了各种大小不一的虫子,美女一点也不害怕,因为这些也全都是由秦竹林用绢做出来的。
一颗中等价位的“蝈蝈白菜”能卖6万元。
秦竹林制作“蝈蝈白菜”价格从三千元到十万元不等。
秦竹林手持山花奖杯。他生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滑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安阳市政协委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全国百名道德模范,全国德艺双馨模范,建国60周年共和国建设十大突出贡献人物。
作为秦氏绢艺十二代传人的秦竹林把毕生所有技艺全部传给了女儿秦小会,这在他的家族史上还是第一次传女,怪不得有人说他“嫌弃”儿子、“重女轻男”,两个儿子分别也在外地开着公司主抓销售。图为秦氏绢艺十三代传人秦小会和她制作的绢蝴蝶。

手工艺大师生前的作品,他一棵“白菜”卖到了10万元。秦竹林在过去一直帮着该县农村贫困人群发家致富,他不保留的手艺让很人受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