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阵豪夺四连胜!重庆力帆将防守反击演绎致极

随着赛程深入,中超各队对于排名的争夺也已白热化。在激烈的战况中,只有重庆当代力帆在过去四轮联赛中取得全胜,分外惹眼。张外龙的球队在四连胜期间的表现让球迷既熟悉又惊喜,同样的阵容是如何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中超第15—18轮积分榜前八名)

阵型变化引爆高效反击

前14轮,当代力帆一直采取4231阵型,战绩起伏也较大,仅3胜6平5负;然而从第15轮开始,同样的11个人,张外龙祭出后防线上三中卫的352阵型,刘欢从左后卫的位置移到左中卫,前场的老将吴庆位置则回收作为左翼卫。

(中超第14轮 广州富力VS重庆力帆阵型图 右边半场为重庆力帆)

变阵后的重庆当代力帆自此连胜开挂,广州富力、延边富德、河北华夏幸福和天津亿利在与其交锋中都先后败下阵来。改打三中卫的力帆放弃了控球,意图通过简单快速的防守反击打出高效的表现,很明显这四轮比赛,球队做得很不错。

(当代力帆前14轮防守位置平均线)

(当代力帆最近4轮防守位置平均线)

从上图的对比可以看出,新阵型下的力帆后防线回收得十分靠后,平均站位相对于前14轮向后多回收了将近9米。在四连胜中,除了第一场对阵广州富力时丢了3个球外,后面三场比赛只丢了2个球,可以说防守还是非常稳固的。

(重庆力帆前14轮与最近4轮球队技术统计对比)

有趣的是,根据数据反映,力帆从场均控球率基本与对手平分秋色到近四轮场均控球率在中超垫底;从场均传球378.5次到近四轮锐减到中超倒数第一的场均243.3次;从场均12.6次射门到近四轮场均9.5次射门,也是排在所有球队最后。这三个倒数第一却成就了这支队伍的四连胜,从本赛季前14轮只打进14个进球到近四轮比赛狂进12球,这是一支彻彻底底的防守反击球队。

实战分析:反击和定位球成为攻陷越秀山的法宝

既然变阵后的力帆在数据上反差如此巨大,那么球队在实战中又是如何体现这些数据变化的呢?下面还是以第15轮客场4比3战胜富力的比赛为例,这是力帆变阵后的第一场比赛,又是面对强大的富力,张外龙的球队在越秀山拿下了这场经典比赛的胜利。

(本场比赛关键数据总览图)

本场比赛,重庆力帆控球率只有28.6%,传球数只有186次,在广州富力大量掌握球权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踢球的情况下,力帆用自己新的方式击败对手,上演逆袭好戏。

(反击 广州富力VS重庆力帆 卡尔德克进球)

(定位球 广州富力VS重庆力帆 冯劲进球)

(反击 广州富力VS重庆力帆 费尔南多进球)

(反击 广州富力VS重庆力帆 冯劲进球)

这4粒进球中,有3粒是快速反击得分,有1粒是通过定位球的配合得分,这样的得分方式可怕之处就在于既不需要控球率又不需要复杂的进攻组织,简单实用并且高效。

通过回收防线将对手吸引到自己的半场,又凭借密集防守在抢到球权后迅速交到前场开展反击,这场如果不是扎哈维的个人能力和状态火热,富力应该很难打进3个球。变阵后的力帆安于防守、伺机而动,这就是新节奏。

激活球队核心:停不下来的“小摩托”

(费尔南多本赛季数据统计)

力帆因为有了费尔南多,对手都忌惮他的快;而费尔南多因为变阵后的重庆力帆,打起反击时更快。“小摩托”是四连胜期间的绝对核心,球队防守反击的第一点就是找到埋伏在中场,随时可以高速启动的“小摩托”。费尔南多在新阵型和打法下,不再像之前比赛中那样被固定在边路,他在中前场有了更大的自由和空间。

(费尔南多在对阵延边富德时的热点图)

有了空间自由发挥的“小摩托”,可谓所向披靡,几乎一人包办了力帆的进攻。这里的“包办”不是之前费尔南多在比赛中那种单打独斗模式的包办,而是在球队反击中作为球队“大脑”来包办,不仅包办进球,还要包办组织进攻,从这四场球的跑动范围来看,费尔南多可谓是覆盖整个中前场。

(费尔南多近四轮与前14轮比赛数据统计)

“小摩托”近四轮的进攻数据与之前14轮的对比,恰恰也体现了重庆当代力帆变阵前后的对比。球队的变化重新激活了这台兼具速度与技术的“小摩托”,更激活了整支队伍的战斗力,希望他们能够继续自己的高效,让火热的状态一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