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旋律電影,看中國變化


電影是一門藝術,是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的藝術手段。電影分為很多種類,我們可以從主旋律國產電影來側面的感知中國的變化。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鬥,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這一時期的電影主要塑造的是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比如邱少雲、雷鋒等。他們為了和平,為了保衛國家而犧牲了自己。因為這一段時間,中國百廢待興,需要發展,需要人來保衛。
《大決戰:淮海戰役》是“大決戰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大決戰》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關於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系列電影,分為 《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三部,影片於1991年上映。這一時期,經過了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迅速騰飛,並逐漸在世界舞臺上佔據了一席之地。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鼓舞。《大決戰》激發了人們努力戰勝一切的信心。

《建國大業》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的獻禮作品。這一時期,我國在世界舞臺上已經有了相當的話語權,《建國大業》的出現,向人們展示了國家創立不易,是對六十年來國家興旺的肯定和宣傳。有國如此,有何懼之!
《紅海行動》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體現出了中國軍人的英雄氣概與大國崛起的精神氣度,把中國軍事題材影片推向新的高度。《紅海行動》這部影片,向世界宣告了一個信息,“我們已經可以保護我們國家的公民,不管他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