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五年,感谢有你

2013年,《京师学人》对编辑部架构重新调整,将原先分散于各个传统新闻采编部门中的新媒体编辑加以挑选,组建「新媒体部」,并在编辑部内部对新媒体给予人事、财务等优先配置,力图将《京师学人》这一品牌打造成北师大校园媒体的探路者、领航者,利用新媒体平台秉持的快速传播能力、及时互动能力,作为第一时间的信息推送者和新型创意操作者,让优质的信息和优秀的信息创造者都向新媒体平台集中,联合《京师学人》纸媒平台,共同扩大自身传媒影响力。

五年来,新媒体经历了创立、发展、壮大等等过程,如今已成为较有影响力的校园媒体,然而在创立初期并不那么乐观。新媒体初期主要是以转发优秀文章和发布杂志内容为主,初期阅读量0的状态保持了一段时间,后来也只有两位数的阅读量,在2014年4月18日,公众号坚持更新将近一年以后,阅读量才首次突破三位数。2014年8月18日,转载的一篇特稿文章《守夜人高华》使新媒体阅读量首次突破一万。

《京师学人》首条阅读量过百推送

《京师学人》阅读量首次突破一万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是常态,新媒体仍在不停的探索、前行。2015年9月份,新媒体改变转载文章的方式,开启全面“原创时代”,除去新刊外,新媒体人自己也加入了写稿队伍中。一年后,2016年9月,新媒体再次改版,稿件方向进一步升级,专注“文化·品味·思想·深度”,这样的风格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2017年6月,《京师学人》公众号总用户数终于突破了10000大关。在保持日更的频率下,新媒体又开辟了一些固定栏目,比如说每周一的活动推送,还有每周三的图说专栏,定格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风格的图片故事。

新媒体成员庆祝用户数量过万

新媒体在雪人们努力下渐入佳境。2017年11月,京师学人三连爆款。11月14日推送《免费师范生:十年行路》,引起人们对免费师范生群体的关注,也吐露了“免师”的心声,单篇稿件阅读量高达46455次,高达157人次评论表达自己观点与看法。11月18日,在得到师大小吃街即将拆除的第一时间,记者便展开工作,第二日便及时推送《师大东门小吃街,真的要消失了》,阅读量达38134次,133条评论是师大人还有二附学生共同的味觉记忆。11月27日,新媒体成员原创的《北师大宿舍不相信眼泪》直指大学生必然经历的宿舍人生,29926次的阅读量,还有169次的评论是同学们强烈的共鸣。在蛋蛋网公布的11月“北师大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上”,京师学人位列第二,并且当月热门文章前五中,学人占有三席。

如今,新媒体的影响力正在不断的扩大,我们仍然关注热点,横幅、书店、偶像练习生、转专业……发挥着新媒体平台快速传播、及时互动的特性。

1826天,1144次推送。新媒体的五年有快乐,有伤悲,有掌声,有责备,但正如新媒体2018年新年贺词里所说,我们还将怀着热情,继续呈现真实、审辨思考、关心世界、祈求和平。我们拒绝当传声筒,我们反对作复读机,我们更不会照搬事实。基于忠诚批判,以希望一切变得更公平、更合理、更完善、更美好的初衷,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感谢您对京师学人的关注,我们还要一起勇敢走向下一个五年。

「老狗」寄语

好快啊,新媒体五岁了。

十年砍柴为无界写过一篇发刊词,叫《以有生之涯,开无界之路》。他说,“人人有摄像机的年代,真相却往往变得扑朔迷离,甚至被粗暴地遮蔽;人人都可以发表评论的时代,众声喧哗中偏激、情绪化的声音淹盖理智、公允的观点。在得移动终端得天下的传播时代,做一个优秀、负责任的新媒体是我们这代新闻人的使命。”

所谓近乡情更怯,作为一个此生可能不会再涉足新闻业的普通人,我读到它时,是有愧的。我不知道应该用何种面目对曾经的自己说,“你早就该知道,在新闻业度过你的余生,是不可想象的。”我也不知道应该用何种眼神目送那些仍在理想的长河中奋力前行的小船,因为我不忍看到它们在长夜里泅渡,逆流而上,不停地倒退,却再也无法倒回过去。

我必须承认,我已经没有了当初的信心和勇气。离开校园的那一天,在京师学人的所有朋友都来相送,这似乎该是个开心的时刻,可我又说不出地难受。这里曾经寄寓了我最美好的青春,最灿烂的理想,最困顿的挣扎与最闪亮的记忆。对于这一切,我可以不满,可以怀念,但到了要离开的时候,我还是要放手。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的所爱,不然怎么能知道他们对自己多重要呢?

当过了酷盖,也总该赚俗世的面包了呀。深夜孤星月色是总能让人感慨,可我还是想多看看早晨的太阳。忘记曾经夜里的奔逃,第二天,我才能跑得更快,胳膊伸得更远,迎接一个更美好的早晨。暂时忘记,总归是种保全记忆的办法,我宁可非我所愿地活在白天,也不想脑海里关于黑夜的一切在现实面前毫无转圜,轰然崩塌。

而对那些仍在黑暗长河中奋力前行的,逆流而上的夜行船,我依然报以深深的热忱和发自心底的尊敬。即使它们今后也像我的船一样靠了岸,船中乘客也一定不会忘记那些桨声灯影的夜晚。如果你不幸上了这贼船,不用抱怨,尽力去爱它吧。你或许不会享受这段航程,但你要知道,与其说爱是一种感觉,不如说爱是一种动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多少废墟游客,多少瘦骨铜声。我们一起游荡在夜的黑暗中。”

——《京师学人》新媒体部创始人 原编辑 钟南海

新媒体五周年了,真的好快。很幸运,我见证了她四年的变化,也陪她走过了其中的三年。分享一下其中的三个瞬间。

第一个。2015年4月15日。

这是我进入新媒体部后第一次体验所谓“抢新闻”的概念。那天沙尘暴非常严重,几乎没人出门,我在学子超市卖完口罩出来看到群里消息,当时是新媒体负责人的阿光说他打算出门拍沙尘暴,我心想:真是一群疯子吼。

第二个。2015年4月17日。

我做的第一条破一千阅读量的推送。内容是《京师学人》的旧栏目“人在师大”,模仿“人在纽约”,随机采访师大的路人,大约两年前这个栏目已经消失了。

第三个。2016年4月16日。

我第一次亲手删掉自己刚刚发出去的稿子,一天没吃饭的我坐在西北餐厅嚎啕大哭。后来我们在微博备份,这篇推送在朋友圈以微博长图的形式传播。

其实对于新媒体时代的“新媒体部”,谈一些旧闻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对于“京师学人”这一群可爱的人,这些旧的时间点就是把我们连在一起的情感片段。

校媒这个词语的限定意义即发生在校园,因而校媒对于个人,无非就是记录当下,制造回忆。不论你是否还“人在师大”,当你忆起这所学校,“京师学人”或她的一个选题出现在你的脑海,这就够了,对于每一个爱过“京师学人”的人来说,足够了。

——《京师学人》新媒体部首任部长 李芷

大一的时候我半路出家,中间蹭过新妹的半年例会,我还记得第一次例会李猫带了古早味的蛋糕给我们,很软,好吃。旁边坐着河马老板,我指着微信名片问她,这是你吗,然后就这样认识了我在现实世界很难找到的爱听金属乐的朋友。三年,像后台推送数据一样,我看不到从1000到10000的质变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但是他的每一个1都真真切切的进行着,数据和评论是最好读者的反馈。每一位忠实读者都能发现我们的变化,新的图说栏目,不再每天必须更新,“求作者xxx的联系方式”——新妹拉近了我们和读者的距离。

我最近跑去一家媒体实习,他们讲自己的“调性”是有态度的直男。那我们的又应该是什么呢?要不要追热点,要不要端着自己的“架子”,怎样斡旋平衡,新妹还年轻,有太多的未知和变化尚未发生,相信这是值得期待的。

——原新媒体部编辑 现任《京师学人》副主编 王跃祺

新媒体可能是现下变动最剧烈的行业之一,一有什么新闻、热点发生,它的反应最快速、剧烈和普遍,这种种特点也反映在了雪人的新媒体部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媒体成员的观念和行事。

与变动中的新媒体接触有很多好的部分,比如头脑风暴很多,想法很新奇,喜欢关注新鲜事物,不拘泥于旧传统,有勇气,也有立马付诸实践的行动力;不好的部分,比如事实很容易被热点掩盖,理智很容易被观点带跑,语言文字、镜头下的表演、共同体的氛围……这些东西的煽动性远超想象,对于立志做好校园记者的我们来说,拨开哗众取宠和种种纷争,找到背后的事实和沉淀的理性虽然困难,但却是我们必须贯彻始终的追求。大一在新媒体的一年加上大二我提前结束做部长的一年,在各种各样互相攻讦的声音中找到“可以去相信的”东西一直是我内心中一个备受折磨的愿望。但好在,我看到希望,有一些比我年长或年幼的理智又热切的年轻人给我信心,也有很多长辈,不论是否身处新闻媒体行业,始终心系真实与美好。

我愿新媒体好,但更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雪人更好,在难以理解的环境中我们要理解自己并理解他人,尽管是无法抽离的一份子,也不要耽于情绪化(反而该警惕情绪化),更重要的是从现象背后找到原因,找到事实,然后用我们可以用的手段——一个校园记者的义务和责任——行动。

——《京师学人》原新媒体部部长 周言昱

太难了,让我来给新妹体写寄语。 那些我所期望的似乎都在倒数第二次例会上说完了。 希望大家多看书、多做选题、多写稿,希望大家能学做H5、学会设计二维码和题图。 我希望大家离开的时候,都没有觉得过去的时间被浪费;希望大家能成为朋友,把新妹当成依靠,开心的不开心都可以往里面倒。 有时候大家会被一些公共事件或者难以置信的偏见伤害,我也是这样,这种时候我们就去新妹躲一躲,去书里躲一躲。 如果还找不到答案,那就看看淡豹的《为未来的女儿》吧,希望能缓解大家的不安、焦虑和无力。 最后希望大家玩得开心,你可以不用记住每一个人,你只用记住你来过新妹,并且值得,这就够了。

——《京师学人》原新媒体部部长 陈怡帆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是一个纸媒处于出路探索、新媒体鱼龙混杂的特殊时期。自2013末年起,微信公众平台从少数大型媒体的专属宠儿逐渐演化成了几乎所有社会团体必备的宣传通信手段。跟随着社会大环境,京师学人公众平台伺机待发、破茧而出、稳步壮大,一代又一代怀揣媒体梦想的人加入她为她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无论是部长、编辑、部员,无不深感身为学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时间来到了第五个年头,京师学人的发展到达了井喷之后的瓶颈,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一代人要做好一代人的事。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记者缺位则真相缺位」,当下的新闻报道环境日趋复杂,京师学人要保持自己的本色——拒绝当传声筒,反对作复读机,不照搬事实。坚决守住有良媒体人的底线,基于忠诚批判,以希望一切变得更公平、更合理、更完善、更美好的初衷,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京师学人,相信思考的力量。

——《京师学人》新媒体部部长 陈星合

直到提笔的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文字的无力和语言的匮乏,它无论如何描述不出我对新妹的爱与期待。

在这个灯红酒绿的时代,“理想”这个词显得渺小而又脆弱。在很多大学生把各类学生工作与社团活动当作自己进阶之路的垫脚石时,雪人显得那么纯粹而又美好。一群独特并且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做着我们热爱的事情。从排版到撰稿到当部长,新妹见证着我一路以来的成长,成绩与喜悦常常伴随着责难与非议,慢慢地学会承受,承受自己的这一份,承受新妹的这一份。

新妹竟然五周年了,任部长的这34天里,经历了太多之前接触不到的事,也许在成长,我也太想快些成长,因为她是我的梦啊,我太怕她受到伤害了,我想尽我所能让她变得更美好,可我总怕自己做的不够好。一起努力吧,不论春秋冬夏,雪人都会过去的,不是嘛?

——《京师学人》新媒体部部长 邓睦申

今天是京师学人新媒体部的五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加入新媒体部的第236天。

236天前,收到盐鱼部长的面试通过短信,那种因为所憧憬的东西向你伸出手而开心得想要下楼跑圈的心情,至今还和那条回复一起,躺在我的收件箱里。

每周日的例会,我们阅读精选稿件,我们闲谈最近网上冲浪的新发现,我们得到的不只有一个个选题,还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对所有的看似理所当然保持疑问的自觉性。

在这个什么都很快速的时代,思想的传播比从前更容易。接收广泛的信息,顺理成章地接收多而杂乱的思想,甚至不加思考地宣称这种思想属于自己,是一件很流行的事。然而新媒体教会我,你要有质疑的自觉性,追问这件事为什么会这样,应该这样吗,如果不这样,还能怎么样?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想法有时尚显稚嫩,也许一番争论后,得出的结论仍然在重蹈别人的覆辙,但这不代表质疑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呀。我宁可经历痛苦的思考过程最终一无所获,也不愿意永远轻松地以别人的是非为是非。

而新妹体就是这样一个聚集了很多习惯独立思考的人们的地方。你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用怕被忽视,你分享一个想法,最终可能得到很多个想法的总和,既是思想的搏击场也是自由的港湾,这里的氛围令人着迷。

祝愿新妹体新的一年能继续发出自己的声音,永远不倒闭!!!

致新妹: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对周遭保持清醒,不盲目从众也不遗世独立,而是做一个同时具备冷静和热情两种特质的观察者和发声者甚至改造者。不论是行文还是为人,这里总会教给我许多东西。她是媒体,也是集体,也是家。很幸运能够遇到雪人,遇到新妹,遇到新妹的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