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未來》必須有房才能快樂起來的未來,不路過也罷

《路過未來》裡楊子珊為了更貼合打工妹耀婷的形象,吃了五十多天水煮青菜,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的面黃肌瘦,看起來更苦。

《路過未來》中的兩位主角都是來到深圳的"異鄉人",一個試圖在深圳買房把父母妹妹接過來生活,一個奮力賺錢試圖給自己父親買一座墳。然而現實用巨大的鴻溝把他們隔離在了底層區域,於是不論是楊子珊還是尹昉,永遠賺的跟不上花的,存的趕不上用的,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看電影的過程中,看著主角反覆掙扎的模樣,面對不少影評人認同的——在外漂泊所感到的無力感,在每個階層,每個時段都有共鳴感。我卻有些質疑。

必須要買房嗎?

耀婷打工了這麼久,手頭也有點積蓄,如果不是為了買房,吃吃喝喝談個戀愛也不至於滿臉都是焦慮和衰老感。新民也是,做著"代理"的活,錢雖然比不上老闆,但也可以讓他有一定的生活基礎。

然而人之所以為人,總是在於人與家庭構建起的人際關係,父母受困於子女,家庭受困於鄰里。"自我"受困於"異鄉"。想要有歸屬感,必然有受困苦。耀婷不能放手家庭的甜蜜負擔,於是去大膽試藥,鋌而走險。新民失去家庭,所以更想要家庭關係的補償,遊走在深圳更黑更苦的一條路上。

無獨有偶,在剛結束的韓劇《我的大叔》中,三兄弟同為主角,大哥和三弟過一天是一天,抱怨嘮叨著喝完酒就算了。二哥明明已經是企業部長,妻兒都在家庭美滿,卻仍然憋著一肚子的愁。因為在他想來,無業遊民的哥哥和弟弟是負擔,母親的期許是負擔,妻子的抱怨是負擔,孩子的讀書是負擔,下屬的期望是負擔,上司的苛責是負擔,這些負擔他都一個人受著,令人看著半死不活的苦情。

結局裡這個二哥辭掉了工作,離了婚,自己憑本事創立了公司,也不怕在小區裡丟臉。

相反的是,《路過未來》裡的主角,都成了"未來"的犧牲品。他們無法走出真正令他們成為了"異鄉人"的限制。那些執念,渴望,和尊嚴,反而與他們的現實互相置換,他們渴望真正的家鄉,而家鄉所給出的代價令他們成為了"異鄉人"。

我有個朋友,暫且叫她X,工資不高,人也不算特別漂亮,但每天都漂的很開心。她從來不在乎父母的催婚催房,也不在乎房東室友的替換,週末聚會,商場逛街,有錢就買買買,沒錢就跑跑馬拉松。上個月,X裸辭了北京的工作,去布拉格玩了一圈,說決定去深圳"大幹一場"。

倒不是覺得X的生活才是對的,只是電影在關注漂泊的人們在喘息最後一口氣的時候,的確是在有指向地呈現某一部分人群的某一部分心理。人不一定要把自己逼到絕路上,也可以有所捨棄。而即便把自己逼到了絕路上,也能對當前所擁有的感到一絲慰藉。

就算都是漂泊的"異鄉人",也沒必要變成只有苦沒有甜的"異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