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特色”,你吃过这些吗?

民以食为天,不论走到哪里,总有一些为人称道的当地特色美食和挑战外地人味蕾的“奇怪”食物。

去喀纳斯旅游,布尔津风情小镇绝对不可错过。作为旅游集散地的布尔津自然少不了新疆特有的各色美食,从清晨醒来喝一口哈萨克人嗜爱的奶茶,到午餐时豪爽吃完一碗过油肉拌面,再以一份清爽丰富的丸子汤收尾。这些朴实无华的吃食不仅物美价廉,还蕴藏着当地最真实的生活气息。

唯有在喀纳斯旅游的路上,吃到这些地道的家常美食,及时行路匆匆多有不适,一旦吃起来,让人很是畅快。这种快感似乎就是旅行对我的意义。

冬季路过布尔津小城,清静整洁,九点过半,天才渐渐亮起,沉寂暗淡的街道上只有一家早餐店早早地亮起了灯。这家名为斯外达的早餐厅温馨洁净,粉蓝色的墙体和半落地的大玻璃窗给人明亮清爽的感觉。一碗奶茶、一盘包尔萨克,辅以一碟酸辣爽脆的小菜,美好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包尔萨克是哈萨克族的一种油炸面食,常常与奶茶一同食用。刚刚出锅的包尔萨克酥脆松软,有着淡淡的奶香和酥油味,一连吃上四五个不在话下。

滚烫香浓的奶茶则是这种点心的最佳伴侣,正如汉族人喜爱的豆浆配油条。传统的哈萨克族一天要喝六七次奶茶,而每次喝茶都离不开包尔萨克。

因此掌握包尔萨克的制作方法是每个哈萨克主妇的必备技能。

包尔萨克的制做工艺大致相同,但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小秘方,有的会在面团里加入黄油或酥油,有的会加入蜂蜜或裹上白砂糖。斯外达早餐的包尔萨克金黄酥香,没有油炸食品的油腻感,搭配一碗飘着奶皮的香浓奶茶,美味惬意。

拌面是新疆最常见的家常美食,经久不饿,营养均衡,是新疆人喜爱的主食之一。因为在制作时不用擀压等方法,直接用手拉制而成,在新疆都把拌面叫做拉条子。布尔津很多小店的拉条子全手工拉至而成,精细均匀、圆润滑爽。

新疆气候寒冷,小麦生长期长,面粉筋道有嚼头,最适宜用来做拉条子。拌面看起来简单好做,但要做得鲜美爽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其制作工序并不比一道上等菜品简单,从面条的制作到配菜的炒制,都有一套精细的流程。尤其是每家拌面馆必有的家常拌面,是展示这家厨师手艺的招牌菜。

一盘筋道弹牙的面条,一叠由羊肉青椒西红柿爆炒而成的小菜便是家常拌面的全部食材,原料的差异并不大,美味与否全看厨师的手艺。从和面、醒面、揉面到拉面、下面,功夫全在细微处,稍有差池,面的弹性和口感就会产生变化。

每到中午时分,吃拌面的本地食客便络绎不绝,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家常和过油肉拌面了。当地人吃起面来豪爽带劲,将炒菜直接扣在面上,用筷子把面与菜搅拌均匀,呼啦呼啦声中,一碗面很快下肚。质朴实在间,人们获得了最简单的满足。

丸子汤搭配油塔堪称绝配,以汤清味厚著称。

丸子汤的配料十分考究,汤头由牛肉和牛骨头一起熬制而成;丸子以新鲜牛肉入料,炸熟后炖至汤中,外脆里嫩;冻豆腐则吸取了汤汁中的精华,咬下一口,丰盈鲜美。汤中的阿魏菇、粉条粉块、新鲜蔬菜不仅使食物看起来色泽丰富,荤素搭配也均匀了整餐饭的营养。

松软棉香的油塔则可作为主食。油塔通常由牛油和面,撒上盐制作而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据说油塔子是层越多越好,而且拎着“塔顶”可以带起整个,一层一层的垂下去不断的才是正宗的油塔子。

在喀纳斯吃到的特色美食,绝对不可错过

喀纳斯原生态绿色有机羊肉

在喀纳斯,羊肉不管是烤是煮,均不加佐料,仅抹些盐巴,却是最原始的味道。约过三十分钟锅内的肉就会熟了,溢得满屋都会香喷喷的。吃法也很特殊,用小刀顺着骨头溜划,剥离得锅里只剩肉,食客仅需直接用手抓了吃,随你大小块尽兴吃,真是将进羊,肉莫停,大块豪吃,爽字一个。

大盘鸡 奶茶 奶疙瘩 应有尽有

冬季,奶茶是生活在喀纳斯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哈萨克、蒙古、图瓦人等,他们常说:“无茶则病。”又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而这里的奶茶大多为咸口。

喀纳斯 贾登全羊 野葱肠

在冬季的喀纳斯你可以尽情体验西北民族吃大喝爽的豪情,品味最原始的味道,喀纳斯禾木全牛羊,喀纳斯野葱肠让你大快朵颐。

牧民家做得大盘鸡,配上绵糯甘甜的土豆,还有那新鲜成熟的红辣椒以及葱蒜,加上当地师傅秘制的大料和祖传手艺熬制而成。其精髓不仅是香辣的大块鸡肉,更在于软糯的大土豆片,还有那劲道味足的皮带面哦。大口品尝,口齿留香!

牧民家里常做的美食抓饭,每份抓饭里必有羊肉,同时还搭配上新鲜的胡萝卜、洋葱等配料。刚刚上桌的的抓饭油亮生辉,吃起来有烤肉的浓香、炖肉的柔细。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美食,作为一个外来者,唯有放弃原本的味觉惯性,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走进那些寻常巷陌的街边小馆,才能发现惊喜,品味到最真实地道的当地美味。

今天的美食介绍就到这里,你还知道那些关于新疆的民族特色美食,尾部留言哦!

戳原文,开启喀纳斯冬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