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就是单单为了给人观看?它的真正用途你知道吗?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建立于唐朝繁盛的时期,花费了约九十年的时间建成,矗立在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的东岸,大渡河、青衣江、岷江都汇流于此,水流湍急。佛像高71米,面向峨眉,神情严肃,双手扶膝,端坐江边,静静地看着江面。他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石刻佛像,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一尊古代流传下来的雕像。


乐山大佛的修筑,印证了唐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像体态丰盈,也印证了唐朝“以胖为美”的特点。佛像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为历史研究做出了贡献。千百年间,大佛饱受风雨侵蚀,无论是保护,还是维修都是一笔不晓得数目,而且建造时工期很久,那么古人为何要雕刻这么一尊巨大的佛像呢?如果仅仅是为了宗教信仰为什么不在寺庙里雕刻呢?
其实大佛的修建除了供人们朝拜礼佛,还有平息水患,减少灾难的原因。凌云山地处三江交汇的地区,水势凶猛,曾经有过不少的沉船事故,给百姓们带来了不少灾难。凌云寺的主持通海法师就想修筑大佛,一方面祈求佛祖庇佑,凭借佛力镇水免灾,一方面希望利用开凿大佛的山石填入三江交汇的地方,改变江水的流向和水势,从而降低危险率。

因为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