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鬨,就是最大的善意

文:瘋兔先生

就在前幾天,甘肅女孩跳樓事件鬧的沸沸揚揚。

有人懷疑女孩博眼球作秀,有人猜測少女失戀想不開,種種猜疑在圍觀群眾中散播開來。

可當女孩的身體應聲落地時,一切猜疑都劃上了句號。

花季少女的生命就此終結,圍觀起鬨者難逃其咎。

生命的隕落再次被當成一場兒戲上演,而推動這場兒戲的幕後導演,恰恰少不了這些起鬨者

“跳呀!快跳呀!”,“還跳不跳啦!我還趕著上班去吶。”人群中有人衝女孩喊叫。

冷漠語言背後的醜陋姿態可見一斑,令人心寒徹骨。

拒絕語言綁架,不起鬨,就是最大的善意。

你是否有過被起鬨勸酒的經歷?

你是否有朋友號稱千杯不醉,結果被朋友頻頻起鬨勸酒。

這其中所有的痛苦難受全由自己承受,起鬨者則安然自若,看人出盡洋相,日後還要藉此調侃嘲笑。

人們說“感情深一口悶”,越是感情深,越是要拼命地喝,大膽地醉。

他說,我起鬨勸酒還不是因為咱倆感情深!

去他的感情深!兄弟喝的快要酒精中毒了。

小喝怡情,大喝傷身。

“斷片”並不是檢測感情的唯一標準,起鬨喝酒更不是。

真感情,就是品茶飲水也足夠。

聽過一個笑話:四個多年不見的朋友去喝酒,因為太高興的緣故,有三個人拼命起鬨另一個人喝酒,結果那個人喝死掉了。

後來,起鬨勸酒的三人過意不去朋友的死,便相伴去朋友家安慰朋友家人。

看到朋友家人的傷心模樣之後,三人久久無法釋懷,於是又去喝酒排解情緒,結果最終喝的太多,又喝死一個。

讀過這則小笑話,我就在想,若是沒有最初無限度無底線的起鬨勸酒,又怎麼會有後面的悲劇發生。

“喝一杯!喝一杯!喝一杯!”,男人一到了酒場上,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成為別人起鬨勸酒的理由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交心遠賽過交酒肉。

一味起鬨勸酒並不會真的提升彼此的友情值,就像越是聒噪的人越缺乏價值一樣。

朋友之間不瞎起鬨,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飲之甘甜,止渴。

當下是“國民起鬨”的時代,“水軍”突起,全民皆兵。

奚夢瑤在維密舞臺上摔倒,網民頻頻發文指責懷疑,噓聲一片。

畢姥爺央視辭職,網友胡亂猜疑,唯恐天下不亂。

身處這個時代的泥潭,有人跌落神壇,有人被無腦捧上天,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時代正在剝奪我們的夢想,而起鬨正在剝奪我們的判斷力,使人變得麻木盲從。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文章,文章內容毫無根據地批判某人。

正因此,我們的“正義感”油然而生,毫無根據就跟著傻乎乎起鬨。

導演陳凱歌曾經拍攝電影《搜索》,影片講述了由高圓圓飾演的一名秘書因為不讓座而引發的蝴蝶效應,從不讓座事件被當成新聞放到網絡上,再到網友的謾罵與人肉搜索,最終,秘書跳樓自殺。

這中間恰好是存在了一種可怕的冷暴力——起鬨。

在如此發達的互聯網社會里,全民皆網民。

一方面,互聯網大大地擴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通道,另一方面,互聯網也同時滋生出了一批隱形的起鬨者。

他們朝拜,他們聲稱有信仰,他們以為自己是時代的英雄。

可是,他們錯了,他們追求的不叫信仰,而是虛偽暴力背後的殘影。

人人都渴望成為英雄,英雄要做的是:揹負別人難以揹負的責任,而不是爭做“瞎起鬨”的領頭羊。

瞎起鬨,強暴了人性,糟踐了自古的文明道德。

曾經鬧的沸沸揚揚的伴娘門事件讓人不寒而慄,伴娘在婚禮上被扒光甚至慘遭強暴,無人施救。

伴娘門的罪魁禍首是什麼?

還是瞎起鬨。人人成了施暴者!

非但沒人上前阻止,反而個個要去湊個熱鬧摸上一把。

這種時候,“有便宜不賺是傻子”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操控著他們的行為,瞎起鬨則成了興奮劑,殘忍地強暴了人性與道德。

沒人願意成為異類,人人都明白抱團取暖的道理,正是這種“無個性”成了起鬨的元兇。

每個人都有可怕的劣根性,有人將它藏匿起來,慢慢馴化,不受它控制,就會成為情緒和行動的主人。

有人無法馴服這種劣根性,任由其出來作亂,最終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瞎起鬨,強暴的是人性,是可悲的人對人生不滿的無力討伐,是缺少愛意和信心的表現。

縱使不愛他人,也不能傷害他人,縱使無個性,也不能迷失盲從。有時,不起鬨,就是帶著最大的善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