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先上車後補票!深圳一婦科「下套」撈錢被罰了4萬!

我走過最多的路

就是騙子們的套路

“黑診所”訛人的招數真是防不勝防!

割完包皮

再來個“陰莖背神經阻斷”

提振男人雄風?

人流手術做到一半

加點錢,把宮頸息肉也割一下吧?

這些手術檯上中途加項目的套路

已經見慣不怪

今天再給大家普及一個新招

先上車後補票

這是啥意思?

香港的電視劇裡

抽著雪茄的土豪常常大手一揮

掏出一張空白的支票

刷刷刷簽上自己大名

然後甩給對方

“字我已經簽了,要多少錢,你隨便填!”

“已知980元”

於是,他們趕緊聯繫患者G女士問個究竟。

G女士覺得反正也是走個形式,沒太在意,拿起筆就簽了。

接到衛監蜀黍的電話時,她才知道,那張基本空白的“同意書”,已經變成了這個樣。

那這些都是誰填的?

再追問門診部老闆,終於“實錘”了。老闆承認,其他內容都是由工作人員事後自行補充的。

這家門診部“先上車後補票”的行為,已經犯了“兩宗罪”:

實施特殊治療時未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的書面同意偽造治療同意書

所以,他們又多了一宗“罪”:未在執業場所公示藥品及醫療服務價格信息。

綜上,“數罪併罰”,衛監部門依法對該門診部進行了行政處罰,罰款41000元。

受罰後,門診部老闆態度還算誠懇,主動退還了患者G女士的相關診療費用。

也即是說,這些都是常規操作,來的 客人 患者多多少少選上一些。

然而,這些恰恰是深圳市最近要嚴厲打擊的“宰客”行為。

2018年5月-9月,深圳開展“嚴厲打擊醫療機構醫療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

(戳圖可查看原文)

當中有一條,就是叫停了一系列婦科的“宰客”項目。

全市開設婦科的門診部、診所暫停開展以下項目:

陰道壁囊腫、陰道息肉、宮頸囊腫、宮頸息肉、宮頸糜爛(宮頸炎)、盆腔積液類婦科手術外陰、陰道的整形手術宮頸錐切術

“這些看似‘嚇人’的檢查結果,可能並不是什麼大事,甚至有的根本就不是病!”

舉兩個例子。

張帝開教授指出,醫學界早就廢棄了“宮頸糜爛”這個容易引起誤解的詞,而改稱“宮頸柱狀上皮外移”。

他解釋,宮頸上皮是由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和宮頸管的柱狀上皮組成。鱗狀上皮看起來“粉嫩光滑”;而柱狀上皮看起來比較淺薄,血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顏色比較嫩紅,像是充血了,俗稱“糜爛”了。

“宮頸糜爛”只是宮頸的一種生理現象,不等同於有炎症,也不等同於宮頸癌變。

當然,也不是說可以完全置之不理。需要警惕的是,它與宮頸癌前病變或宮頸癌在外觀上也有相似性,因此這些女性也要定期接受細胞學檢查和人乳頭瘤病毒(HPV)篩查——

如果相關檢查均提示正常,多數宮頸糜爛是不需要治療的;若檢查結果有異常,再進行針對性治療。

婦科超聲檢查中還有一個常見的“宮頸囊腫”,一看到“囊腫”兩個字,不少女性又聯想到“腫瘤”,而且又是長在宮頸這個特殊部位,會不會很嚴重啊?

“黑診所”老闆們正是利用了這種恐懼的心理。

張帝開教授解釋,宮頸囊腫又稱“納氏囊腫”,正常的宮頸裡有很多小小的腺體,這些腺體的分泌液會順著腺管流出去,但如果腺體開口堵塞了,腺體的分泌物流不出去,就會慢慢積累形成囊腫,如果形成在宮頸表面,婦科檢查就會有“宮頸囊腫”的報告提示,但一般無症狀,而且發展很緩慢,可以保持觀察,但不用處理。

看完這些套路

深小衛只想說

騙子太多

智商都不夠用了

在看病的路上

你還踩過哪些坑?

不妨說出來

讓大家也 警惕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