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值2000萬的電影海報長什麼樣

知道你們明天要看世界盃決賽,所以肉叔今天提前來了~

最近上映的幾部華語片,都有個共同點——

海報好看到……不像國產的。

大部分時候,我們已經習慣了在國產片海報上數人頭,演員以詭異隊形排開,人人都在爭C位。

可以理解,畢竟花那麼多真金白銀請的大腕,不多露臉怎麼划算?

但最近的國產片海報,審美似乎都提升了一個大大大大臺階。

不說片子品質如何,這範兒,起得就已經hin驚豔了。

你看《我不是藥神》的這幾張。

左邊是拿著藥丸的佛祖睥睨眾生;右邊是治癒小隊乘坐“藥神號”,漂泊在夜幕的海面上,尋找救贖。

還有兩張也很耐看:

姜文的《邪不壓正》。

下面左邊這張最有意思,一位武林高手隱於群鳥之中,隔空點題原著《俠隱》的英文翻譯“Hidden Man”。

還有一部是張藝謀未上映的《影》。

這款先導海報展現的是陰陽哲學。黑白兩方的人物,與鄧超一人分飾兩角的設定遙相呼應。

再仔細看,地面上鋪的是竹子,很有中國傳統意味。

還有一張煙霧版,和一張倒影版:

海報的氣質都與影片本身吻合。

後面兩部電影的海報設計師,你們大概已經聽說過他的名字——

黃海。

如雷貫耳了。

有人說他“憑一己之力撐起了國產電影海報的半邊天”,一點兒也不誇張。

《黃金時代》潑墨版海報,體現蕭紅在亂世之中淡然的氣質。

筆鋒叢林版,殘酷又詩意。

美國版海報,金色筆尖中,一個小人的剪影孑立一身,孤對傲梅。這也是導演許鞍華最滿意的一張。

日本版和韓國版又是另一種風格。

《一代宗師》。

《太陽照常升起》這張,鮮紅的背景中,“瘋媽”赤腳穿行,充滿了原始的慾望和生氣。

這是黃海的處女作,被姜文從數百張海報中一眼挑中。

後來他還為這部片設計了另外幾款。

在黃海的作品中,明星從來不是主角。

電影角色才是,電影精神才是。

比如《我在故宮修文物》“國之匠心”海報,第一眼看過去是六件國寶——

邊景昭《竹鶴圖》軸

掐絲琺琅萬壽無疆中碗

錫紅水仙花紋圖盤

汝窯天青釉弦紋三足樽

黑色綢繡菊花雙蝶圖竹柄團扇

自在觀音像

再仔細看,內有乾坤。

每一件文物的殘損處,都有一位正在工作的修復師。

此處還是一名刺繡女工↑

這是對工匠精神的最好致敬。

黃海還擅長用書法+潑墨營造中國風。

《白銀帝國》。

《捉妖記》。

《道士下山》。

去年的《繡春刀2》也是黃海團隊的作品。當時電影還沒上映,肉叔就被海報圈粉,電影一上映就迫不及待去看了。

難怪有人說,一張好的海報,就值2000萬票房。

黃海不光只做國產片。

《哆啦A夢:伴我同行》引進時,內地版海報也找了他來做。

這張大雄視角下的哆啦A夢,看哭不少人。

哆啦A夢進了四大名著,會怎麼樣?

《紅樓夢》: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 感謝有你,伴我同行

《三國演義》:做兄弟,乾了這碗銅鑼燒

《西遊記》:你挑著擔,我牽只貓,春風十里不如貓

《水滸傳》:梁山路上,愛與銅鑼燒,伴我同行

《生化危機:終章》15年珍藏版海報同樣出自他手。

烏泱泱的喪屍從四面八方湧來,組成保護傘公司的標誌,單槍匹馬的愛麗絲騎著摩托,毫無畏懼。

他的《超能查派》中國版海報也很贊,分分鐘秒殺北美版。

黃海的作品還包括但不限於:《讓子彈飛》《念念》《中國合夥人》《寒戰》《太極》《尋龍訣》《山河故人》《大魚海棠》……啥風格都有,甚至還包括第53屆臺灣金馬獎的海報。

可以是溫情的文藝片,比如《念念》,講父母、情感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女主角坐在河堤上抬頭看,一條美人魚從空中游過。這是因為她從小聽媽媽講《美人魚》的故事,那個天空就是她兒時的想象。

也可以是硬派港片,比如《寒戰》。

設計《寒戰》海報時,香港片方原本要求明星人頭必須是正臉,但黃海堅持不行,他覺得不能為了“正臉”,犧牲整體效果。

還有夢幻的《大魚海棠》:

懷舊的金馬影展海報,《牯嶺街》裡張震飾演的男主角,以手電筒照亮空中,既是回望初衷,也要走得堅定,電影之光,得以不熄。

黃海和他的團隊扛下了優質國產海報的半邊天。

另外半邊,牛掰的作品也不少。

《如懿傳》的海報,雖然是明星大頭照,但拍出了一種老照片的懷舊感。

這是攝影師尹超的作品。

他翻看了故宮幾百幅老照片找靈感,採用了溼版、4 X 5的大畫幅相機、還有風琴機等真正的老式相機拍攝。

力求每個人物的表情都有延伸、有餘味。

尹超跟黃海也是老搭檔,《太極》《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他們就一起合作,互相找靈感。

《悟空傳》裡的角色照,也是他拍的。

幫《悟空傳》設計海報的公司也是中國團隊,叫Bliss Studio。

相比黃海,他們的作品更年輕,更搞怪,漫畫感更強。

比如《將軍在上》。

除了真人影視作品,近年的國產動畫海報也很贊。

《大聖歸來》正式海報是巨龍版↓

但肉叔最愛的是這張先導海報↓

帶出了電影中“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寓意。

作者是一個90後女生@早稻-野獸

她的另一張作品,就是周星馳《美人魚》的童真版海報。

還有《大護法》。

左邊是定檔海報,出自知名畫師張漁;右邊是終極海報,出自畫師

土豆男爵

兩幅海報都借用佛教中“怒目金剛”的形象,展現出的大護法目光牢固銳利,似乎能摧毀一切。

讓人聯想到《太平廣記》中的一句:“金剛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另一張海報則展現出片中的世間百態:

在一片黑灰沉寂的人群中,護法身著紅衣逆向而行。人群自動分站在兩邊,對行走在人群中的大護法側目而視。

空中飄蕩著的是一隻只冰冷的眼睛,彷彿在監視海報中的人。

灰暗中的一點紅,有《辛德勒的名單》的感覺。

黃海曾說:“(做海報)這個行業現在是爆炸式地增長,所有人都浮在上面。”

大家的功利性越來越強,每個人都在跟著商業走,盲目地學習西方理念和技術,丟失了很多東方的審美。

而一個真正的好設計師,應該靜下心來,從影片本身挖出核心,提煉靈魂。自己先嚼透了,再用海報,一針見血表達出影片的本質。

但現在肯花這種時間的人,還並不多。

所以必須感謝這群才華橫溢的海報設計師們。

畢竟一部電影最後留下來的,除了它的影像,就是它的海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