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的字有溫度 這個日本看板畫職人的作品,看著他寫的字都是享受呀

話說,

日本的街頭有很多這樣手寫的可愛招牌,

也都挺精緻~

在這個數字化時代,很多海報都是電腦設計,機器打印。

不過在日本,很多海報其實都是手寫的,

也有很多這樣以在牆上、卷閘門上、海報上寫字為生的人,

他們有個專業的名稱,叫“看板畫職人”。

“看板畫職人”,顧名思義,就是以畫看板畫為職業的人。

而看板畫的種類有很多,不僅僅限制在看板上,任何可以讓他們手寫打廣告的地方,都可以稱為看板畫。

很多看板畫職人寫的字十分工整,有時候還會配上活潑點的畫像,整個排版和風格完全由職人自我發揮。

他們基本都完全不用打草稿就一筆一劃的開始了他們的工作,就好像這些字天生就在那裡,他們只是負責描繪出來似的。

在日本的看板畫職人中,這位叫上林修,來自大阪的職人,就受到了大家的關注。

今年51歲的他經常會在社交網站上發一些自己工作的進程和心得,由於他畫的十分好看整潔,他手下還帶了不少徒弟。

大阪府貝塚市的一些維修公告、交通指示、甚至鐵門上的文字,幾乎都是他畫的。

上林修於1966年5月8日出生,從小他就會注意到路邊的廣告牌和門店上面的招牌,

他一直對不同的店面和不同的招牌風格而感到好奇,

於是在20歲的時候,他就決定在一家招牌商店當學徒。

當學徒後不久,廣告牌、標語牌的鼎盛時期就到來了,

但那個時候並沒有一種標準的廣告字體模式,為了磨練自己,他經常會買各種人物傳記,並自己在家一筆一劃地練習著自己的寫字速度和準確性,

紙張用去了不少,正反面都寫得密密麻麻的。

不過也練就了一手好字~

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他寫的字體越來越標準,寫字速度也越來越快,而他自己對於不同字體的掌控,甚至手上力度地把控都變得很精準。

很快他就出師了,並自己開了一家招牌店,因為他快速又高效,那段時間他的單子真的是根本接不過來。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科技的發展,打印機慢慢從少數變成廣為流傳,招牌店的工作內容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上林修總是笑稱自己是“上一代的字符寫作工匠”

雖然現在打印海報也沒有當初那麼貴了,但是對於大型看板、牆面、廣告牌來說,

做一次廣告和標語的成本還是挺高的,更何況廣告這種東西隨時都在隨著廣告商變,

所以像上林修這樣的看板畫職人也就慢慢的把重心轉移到了這種大型海報上去。

而對於適應能力很強的上林修來說,他反而更喜歡這種可以給他更大更多創作空間的地方,

他也慢慢學著在不同的主題下運用不同的字體,從而磨練出了他現在不尋常的筆跡風格和讓人目瞪口呆的工整程度。

每次上林修手寫看板字前,他都從未在電腦上製作過樣板作為參考,

而是隻用一根粉筆點出字體的大致方位和走向,再在後面寫字的過程中確認好了再下筆,不斷地進行對比和調整。

有時候他還會開玩笑的說自己只有“戶外廣告藝術家塗裝二年級”的技能資格。

雖然如此謙虛,但是上林修的作品一直被人稱道,他手繪的某個廣告牌還被拍攝成視頻發在了網上,

先給白白的廣告牌上色,

手繪出人物的大致輪廓,做空白處理。

給人物上色,現在已經能看出輪廓啦。

最厲害的,還是上林修寫字的功力

一筆一畫,整整齊齊,甚至都不用劃線防止字歪掉。

整個作品的精細程度,

完全不輸機器打印。

光看他的字,都是種享受。

而在被問到為什麼會在社交網站上分享自己的寫字心得和經驗時,他表示是因為他覺得看板畫職人這個行業已經逐漸變成了夕陽職業,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太願意跟隨他一起學習和工作。

他覺得自己年齡越來越大了,總有一天手上的力度自己會無法掌握,希望在那之前可以有人接下他的班。

雖然現在談到技藝傳承時,他還是會稍顯不安,但他卻說,他始終相信:“手寫字的溫度及感覺並非電腦可輕易取替的。”

他表示他還是會依舊在社交網站上發佈自己生活的日常,希望對此類行業感興趣的人可以跟他一起來學習和研究,努力不讓這個行業最終消失。

在如此快節奏的今天,很少有人可以靜下心來回顧生活,或者練練字休息一下。

上林修的行業要求他經常要在繁忙的街道旁安安靜靜的作畫寫字,因為每一筆下去都力求不用修改,所以這樣的工作需要他很強的自制力和抗干擾力。

這樣有溫度的字體和工作,

希望永遠都不會消失。

ref:

http://www.aoyamabc.jp/culture/typetalks19/

https://withnews.jp/article/f0180219006qq000000000000000W00o10101qq0000168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