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史上唯一一部公认的神作!这部动漫为何评价如此之高?

EVA:时代铸造辉煌

现在重新看向20多年前的动画《EVA》。我们不免会开始疑问,《EVA》的成功,究竟是其本身质量过硬,还是得益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呢?

抛开环境来看。《EVA》就作品本身的质量是相当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庵野秀明。庵野秀明作为动画人,虽然在脾气上古怪。但跟着宫崎骏老爷子混过一段时间的他,总算是学到了一些东西并成功地将这些动画转换成了自己东西。

《EVA》的高质量,不仅有庵野秀明对动画经费不加考量地利用。也有他当时在动画创作上屡次遭遇的滑铁卢最终导致公司破财,而被迫还债,从而怨念积压在心中,通过动画制作来进行呐喊。而能将个人强烈感情融入动画中,是一部作品变成经典的标准之一。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庵野秀明对自己和动画的倔强,因为倔强而对动画制作投入热爱和精力。由此,产生了这部动画。

但要说成功的话。我不认为仅凭借作品本身就能达到有足够影响力的地步。充其量,这不过是成为经典踏出的第一步。

在当时的背景,宫崎勤事件才过去六年,经济危机结束才过去四年,而到了EVA动画播放的上半年,先是1月份的阪神大地震,再是3月份由奥姆邪教发动的东京地铁投毒事件。

这几个恶劣和灾难事件相关并联发生。与《EVA》中第二次冲击后的世界,这种“末世感”。让观众产生了同处一个环境的错觉。

而笼罩在民众心中的,是一股对未来无望,对生活无望的无力感。但让民众更加难受的是,即便是被笼罩在这股无力感中,也还得继续勉强的苦苦挣扎下去。就好像《EVA》中的碇真嗣般,只是单纯地为了得到父亲的赞许而不得不去驾驶巨大机器人,不得不背负上莫名其妙的责任。

当时的民众则正是,不管经济也好,地震也好,毒气事件也好。所有的灾难都是民众成为了处理站,吞下这一切的恶果。背负上不该背负的重担。

两者处在同一环境,感受着同一氛围,自然会产生精神上的“吊桥响应”。彼此相互吸引。而再将自己代入《EVA》的主角后,观众自然会开始投入自己的感情映射和感情寄托。

在这种整体性的国民感情投影下。《EVA》的话题讨论度也就自然被提上了桌面。最后,在这种讨论的扩大下,《EVA》变成了一个社会级的话题榜。由此,EVA也不难成为了直到现在也能人尽皆知的作品。

归根到底,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庵野秀明与那个时期的观众,以及《EVA》作品的世界观产生了高度重合形成的一个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