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搬新家,酷冷 睿 RGB 機箱裝機作業

前幾天,樓主收到酷冷剛上市的 MasterBox Lite 5 RGB(中文名:“睿” RGB)機箱一臺,作為前段時間曝光率頗高的酷冷“睿”機箱的升級版,“睿”RGB 將原來的亞克力側板換成鋼化玻璃側板,透光率和檔次都得到提升,機箱前方預裝了三枚 RGB 風扇,另外在頂部也開孔支持安裝兩枚 120mm 風扇,風道也有所改善,下面歡迎大家圍觀樓主這次的主機搬家作業。

裝機前先簡單介紹一下配置:

CPU:Intel Core i7-6950X 至尊版

主板:微星 X99A GAMING PRO CARBON

內存:芝奇 幻光戟 DDR4-3200 CL14 32G Kit

硬盤:建興 T11 256G SSD

顯卡:藍寶 RX580 8G D5 超白金 OC

機箱:酷冷 MasterBox Lite 5 RGB(“睿”RGB )

電源:酷冷 MWE600 600W

散熱:酷冷 冰神 B240 RGB 一體式水冷

先從機箱開始說開去,“睿” RGB 內部空間較為寬敞,電源倉分離設計,硬盤托架設置在電源分倉內,結構與“睿”基本一致。

鋼化玻璃使用卡槽加螺絲固定的方式,在兼容原來亞克力側板的基礎上增加了對鋼化玻璃側板的支持。

機箱頂部加入開孔設計支持安裝兩枚 120mm 風扇,自帶磁力吸附防塵網可方便拆洗。

開關和 IO 接口使用上置傾斜式設計,提供兩個 USB 3.0 接口。

機箱前面板採用可拆卸設計,進風口設計在頂部和底部,

將前面板翻過來可見材質是“PC”,與亞克力一樣擁有良好的透光性,但耐磨性比亞克力要好,沒那麼容易刮花。

透明前面板設計,出廠預裝三枚 RGB 風扇,燈效可以一覽無遺,風扇後面位置最大支持 360mm 水冷排。

PCI 擋片位置使用雙件用料加工,比單件用料更加結實牢固。

機箱背板上遍佈大量的背線橋方便各種形式的走線。

硬盤倉可安裝兩塊 3.5寸 HHD 或 2.5寸 SSD,加上背板正面的位置,最多可以安裝 2塊 3.5寸 HHD 加 一塊 2.5寸 SSD。

接下來介紹一下裝機的其它配件。CPU 來自 Intel 上代旗艦 i7-6950X 至尊版,10核20線程設計,默頻 3.0G,最大睿頻頻率 3.5G,提供多達40條 PCI Express 通道數。

微星 X99A GAMING PRO CARBON 基於 Intel X99 芯片組,支持 LGA2011-3 接口處理器,支持 Intel Turbo Boost Max 3.0 技術。外觀上採用碳纖維黑色風格設計,標準 ATX 版型並用上了8層 PCB。CPU 8相供電設計。8條 DDR4 插槽,支持總共最高 128GB 內存,最高支持 DDR4 3466(OC),4通道內存架構,支持 Intel XMP,所有內存插槽都用配了金屬護甲。4條 PCIe 3.0 x16 插槽,支持x16/x0/x0/x0,x16/x16/x0/x0,x16/x16/x0/x8 以及 x8/x16/x8/x8 等多種模式,支持三路 SLI 以及三路交火,金屬護甲設計可以防止插槽變形。

內存來自芝奇幻光戟 DDR4-3200 CL14 32G Kit。

四條內存分別放在兩個透明壓塑小盒中,內存的外觀與早期的 Trident Z 基本一樣,就是裝飾條換成了白色用於透光。拉絲鋁合金馬甲兩面一銀一黑,和主板的配色比較搭。銀色的一面貼了銘牌,上面有參數和序列號,套裝是四條連號的,保證同一批次,理論上兼容性會更好。

硬盤只裝一塊 SSD,來自 建興 T11 256G,作為人氣產品 T10 的升級版,T11 是目前市面上屈指可數的使用 2242 尺寸的 NVMe SSD 之一。

自帶紅色鋁質散熱片外殼,在長度上也兼容 2280。

顯卡來自藍寶石 RX580 8G D5 超白金 OC,這款顯卡是 RX480 8G D5 超白金 OC 的升級版,外觀變化不大,依然是雙 9.5cm 雙滾珠風扇設計,就連整流罩上的圓孔裝飾都一模一樣,唯獨就加了一條銀色的裝飾條。顯卡風扇支持自行拆卸,每個風扇都有一顆螺絲固定,方便清潔風扇和散熱鰭片上的積塵,而且這樣也不影響保修。

全金屬背板,提升顏值也能輔助散熱。

CPU 散熱器來自酷冷至尊 冰神 B240 RGB 一體式水冷,支持 I9 2066、AM4 等等主流平臺,冷頭使用雙腔水泵外加微流道設計。除了標配兩枚 120mm RGB 風扇以外,冷頭 LOGO 燈同樣支持 RGB 燈效。

RGB 兼容市面上主要的主板品牌。

水冷使用 FEP 高分子水冷管,方形水冷排設計主要是為了增加散熱片和熱水通道的接觸面。

冷頭 LOGO 下方自帶 RGB LED。

純銅底座使用拉絲工藝處理,出廠前貼了保護膜。

前面已經提到,方形水冷排設計主要是為了增加散熱片和熱水通道的接觸面。

自帶的風扇四角使用了橡膠緩衝墊,風扇轉速 650-2000 RPM,4pin 接頭支持 PWM 控制。

風扇除了 4pin PWM 接頭以外還有另外一根 RGB 連接線。

電源來自酷冷至尊 MWE600 600W 電源,通過 80PLUS 銅牌認證,內部使用 DC2DC 架構,日系電容用料,風扇用的是酷冷自家的 FP120 靜音風扇。

+12V 輸出達到 600W,可以為大功率顯卡提供足夠的供電能力。

FP120 是我用過的風扇裡面靜音效果比較好的 120mm 風扇,用在電源上面不錯。

電源線材外面全部包了蛇皮網,線體不硬走線還是輕鬆。

下面開始裝機,先裝好 CPU 和 SSD,其它的在一邊待命。

機箱前部位置可以安裝三枚 120mm 風扇或者兩枚 140mm 風扇,最高支持 360mm 水冷排,我把 240mm 水冷排裝在這裡。

吹冷排的風扇用了水冷自帶的,拆下來的兩枚 RGB 風扇挪到了機箱頂部的位置。

寬敞的內部空間就算裝入全尺寸的 ATX 主板也不顯擁擠。

塗好硅脂並裝上水冷頭。

接下來裝上電源、顯卡、內存等等。

接下來開始走線,先接 RGB 設備,5枚 RGB 風扇加上支持 RGB 燈效的水冷頭共六個設備,這時候需要使用機箱和水冷自帶的一分三 RGB LED 連接線進行轉接。

除了需要使用機箱和水冷自帶的一分三 RGB LED 連接線以外,這裡還需要自備一條轉接線才能全部接上六個 RGB 設備。

得益於機箱背面的背線橋設計,走線還是比較輕鬆的。

機箱正面簡潔清爽。

值得一提的是,機箱背部 PCI 擴展位位置使用全開放設計,PCI 擋片之間的間隔不會阻礙出風口,這對於雙槽甚至三槽顯卡而言有一定優勢。

跑分環節,就不細說了,看圖就好。

溫度測試,室溫 26 ℃,AIDA64 單拷 FPU 5分鐘,CPU 最高沒有超過 70 ℃,風扇轉速不到 1500 RPM,在較為安靜的情況下壓制住 6950X 這顆十核算是不錯了。

最後秀一下燈光,主板燈效以及外接風扇冷頭的燈效全部通過微星 GAMING APP 統一控制。

最後,以幾張燈效圖結束本文,感謝圍觀,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