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20多米长悬崖嵌百枚石蛋,30年才产一个,专家称已孕育5亿年


石头也能生蛋?这几乎是天方夜谭,但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壁石崖上有多个石窝,其中有一个石窝每隔30年就会有与恐龙蛋相似的石蛋自动脱落,千百年来这一座山崖不停地生出石蛋来。图为一名游客在为石崖上的石蛋拍照。


“产蛋崖”,每隔数十年就会掉落出一些与恐龙蛋外形相似的“石蛋”,当地百姓称为“石头下蛋”。 “产蛋崖”长20多米、高6米,表面极不平整,近百枚“石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陡崖上,直径约30-60厘米,最重的达300余公斤。图为游客用手机拍摄天下奇观“石蛋”。数十枚足球大小的“石蛋”静卧山间,另有数十枚大大小小的“石蛋”仍镶嵌在崖壁中,等待“出世”……
三都县旅游局有关人士向新闻媒体披露说:千百年来,这些神秘的石蛋不停地孕育出生,源源不绝。从1999年到2009年这10年间,姑鲁寨的产蛋崖分别于1999年3月、2003年5月、2005年6月、2007年3月、2009年1月产出石蛋一共5枚。另外,产蛋崖上有一枚石蛋已经摇摇欲坠了,进入了“预产期”,这期间如果有游客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守候的话,说不定还可以亲眼看见石头产蛋的这真实一幕。

冰冷的石壁为何能生出石蛋?为什么这些石蛋又会每隔30年自动掉落呢?产蛋崖生石蛋的这一神秘现象,像一团迷雾一直笼罩在登赶山下这片水族之乡。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总工程师王尚彦博士,在网上浏览新闻时看到了产蛋崖上石蛋的照片,看到照片他马上就有了联想。“发现从它的形态来看,它绝大部分都是圆形的、椭圆形的,而且颜色有一些淡黄色的,就很像恐龙蛋。”恐龙蛋?这可是—个大胆而惊人的猜测。中国是世界上恐龙蛋最多的国家,贵州省境内虽然曾经发现过一些恐龙的骨骼化石,但迄今为止从未发现过恐龙蛋化石。
王博士立刻把石蛋和以前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进行比较,他发现:产蛋崖的石蛋平均直径30厘米,但有大有小,这和1995年广东河源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相比,不论形状和大小均十分相似;另外,恐龙蛋化石虽然有蛋壳结构,但长期风化裸露出的纹理和石蛋相比,仍然有很多相似特征。但还有一个更大的疑点将无法解释——贵州的地质年代属于三叠纪,而恐龙的出现要比三叠纪晚五千万年!

经过分析测定,王博士发现石蛋所形成的地质年代既不是侏罗纪,也不是在贵州分布最广的三叠纪,而是比这些地层更早的寒武纪,到21世纪已经有五亿年的历史了。王博士还发现产蛋崖上的石壁是由一种泥岩构成,而石蛋竟然是一种在很多地方都常见的灰岩结构。如此常见的灰岩构成的石蛋究竟又是如何跑到五亿年前的寒武纪石头里去的呢?
在五亿年前的寒武纪,贵州三都还是一片深海,当时有一些碳酸钙分子游离于深海的软泥中,在特定化学作用下它们渐渐凝聚在一起形成结核,经过上层沉积物的不断压实,软泥和结核都变成了埋藏于深海地下的岩石,软泥成了泥岩,而结核成了石蛋,经过亿万年的地质运动,它们最后就暴露于地表。
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当石蛋形成并暴露于地表后。由于差异风化,泥岩构成的崖壁风化速度快,而结核形成的石蛋风化速度慢,当泥岩层层风化剥落,石蛋就慢慢孕育而出。由于围岩的风化速度大约相差30年,所以每过30年左右围岩风化后石蛋在重力作用下就自动脱落滚落到山脚。这就是产蛋崖“蛋”的真正秘密。如果有时间,您不妨去实际探访一番,说不准还能捡一个石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