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菲雲傳:爽快的實時傳圖拍攝體驗

【前言】

作為一名攝影發燒友,總是努力尋找各種各樣的配件來讓拍攝過程變得更加輕鬆和愉快。現在是個分享至上的年代,自己親手拍下的圖片,總想第一時間讓所有朋友都能看到,所以很多攝影人漸漸都放下了相機成天拿個手機拍拍拍,因為發朋友圈方便嘛。可是,吃攝影這碗飯的可不能只用手機拍,那麼有沒有辦法讓相機也能像手機一樣快速的傳圖呢,答案是肯定的,只需要一個配件,那就是本次億智蘑菇推出試用的卡菲雲傳。它是一個可以實時取景的大屏,是一個可以操作相機拍攝的控制器,更是一個可以用4G實時傳圖的工具,圖傳到哪兒?可以是堅果雲,可以是FTP,這對於拍新聞或者拍婚慶的工作室那可是利器,即使對於普通的攝影愛好者來說,也可以通過它實時與千里之外的好友分享美圖。是不是看上去很令人心動呢,下面就隨我一起來體驗吧。

【開箱】

卡菲雲傳的包裝採用環保紙盒,外殼上僅有“卡菲雲傳”四個閃亮的大字,看上去極其簡練,此外,本次試用廠商還額外附送了一個手機夾和一個L形支架。

打開包裝盒,裡面放著的卡菲雲傳怎麼看怎麼像一部手機,而且樣子還挺熟,看樣子這次是不需要自己準備手機了。

拿出卡菲雲傳的主機,翻到背面,看到了什麼,原來是我的MI,難怪這麼眼熟,看來卡菲已經和小米開始深度的合作了。

來看看全家福吧,主機、充電頭、Micro USB數據線、捅針屬於手機的標準配件,此外還有三根線,分別是OTG線、USB3.0數據線和Mini USB數據線,可以用於連接不同型號的相機。在加上之前提到的手機夾和L形支架,配件還算豐富。

【細節】

卡菲在配件上都做得很用心,像這個手機夾,是以旋鈕的方式來調節寬度的,比起市面上很多彈力手機夾做得更加厚實,它的夾口處還設計了特有的弧度,配合深齒的防滑墊,可以把手機夾得穩穩的。由於它的底部設計有通用的1/4腳架接口,還可以配合一些迷你腳架單獨使用。

L形支架同樣做得很精緻,而且還很厚實,堅固度沒有任何問題。它的表面印有刻度,與相機的接觸面有多個橡膠防滑墊,細節十分出眾。在支架的底部同樣留有1/4螺孔,如果和雲臺不匹配,還可以另加快裝板,相對於主機來說,這東西才更像是純正的攝影配件。

卡菲這次附帶了兩種接口的連接線,包括Mini USB和USB3.0,如果加上手機的充電線,就是三種接口了。只是這兩根連接線的接口處都設計成了直角,更適合用於連接相機。

另一根是Micro USB接口的OTG線,同樣是直角的接口,相對來說,主機的充電線接口還是傳統直插式,連顏色都是白色的,和這套連接線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仔細看了一下,原來卡菲雲傳的主機就是入門級的紅米4A手機,開機畫面中的“MI”logo也得到了保留。

關於這臺紅米4A,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咱還是把它當做“卡菲雲傳”的主機來評測。雖然小米的商標沒有去掉,但主機背面還是加入了大大的“卡菲”logo,就醒目程度來說明顯蓋過了小米。主機的外殼是藍灰色的,比較低調,也比較符合大多數相機的特點。

既然卡菲雲傳本身就是一臺手機,那麼支持4G網絡自然就不在話下了,而且還是雙卡的哦,它作為相機附件的同時,用來當做主力手機的備機也不錯。

開機後,看界面並不是我們熟悉的MIUI,於是看了下系統版本,果然是經過定製了的,不過基礎版本還是安卓6.0。

【安裝】

下面來演示一下卡菲雲傳的使用方法,其實還是非常簡單的,基本上做到了即插即用,首先將手機夾與L形支架裝到一起,目的是把卡菲雲傳固定在相機旁邊,以便連線。

然後將L支架裝在相機上,支架底部的螺絲可以活動的範圍極大,所以基本上主流的相機都可以適配,我這裡用的是索尼的全畫幅微單A7S,搭配是28-135/4G OSS電影鏡頭,由於鏡頭自帶腳架環,所以快裝板是直接裝在鏡頭上的,如果是小一些的鏡頭,可以將快裝板安裝在L支架的底部。

把卡菲雲傳的主機夾在手機夾上,就完成了基本的安裝形態,看上去還蠻酷的。

接下來就是連線了,由於卡菲雲傳的主機和A7S的接口都是採用Micro USB,所以接線時要小心不要弄反了,OTG線應連接至卡菲雲傳主機上,而數據線才是連接相機的,中間則是把這兩根線相連。

其實這個L形支架左右均可安裝,不過要根據相機的接口方向來定,比如我也嘗試過把它裝到左邊,但和數據線接口就有衝突,必須留很大的間隙就行,雖然也能用,但看上去比較彆扭。

對於索尼相機來說,使用卡菲雲傳前一定要注意,在連接數據線之前,進相機主菜單中,將USB連接模式選為“電腦遙控”,這個在說明書上並沒有講到,我也是查官網上的說明才知道的。

卡菲雲傳的主機上已經預裝好了卡菲雲傳APP,點擊即可使用,也不需要註冊什麼的,還是很方便。

【拍攝】

打開相機電源開關,可以聽到卡菲雲傳上會有“咔嚓”一聲,便連接成功,連接速度非常快。不過在嘗試過程中,偶爾也會有沒有連上的情況,這個時候就只有關閉相機電源並斷開數據線重新連接一次。正常連接後,在卡菲雲傳的主界面上能夠自動識別到相機型號,比如我的相機就顯示為“ILCE-7S”,同時相機當前的拍攝參數也有顯示。相關的控制功能則是在界面的下方,能用的功能選項都是白色的,開啟的功能顯示為黃色,而灰色則是暫時不可用的功能。由於目前卡菲對索尼相機的支持比起佳能和尼康還是稍弱一些,所以像景深合成等功能在索尼相機上是不可用的狀態。還好,我的A7S能夠實時取景,在配合九宮格的參考線,看上去比相機屏幕還是舒服得多。

卡菲雲傳APP的界面也支持旋轉,如果把主機橫過來看,取景畫面會更大,看上去也更爽。

如果要調整相機的拍攝參數,只需要點一下畫面中那一行參數,就可以喚出選擇界面。可以調節的參數包括光圈、快門、感光度(ISO)、曝光補償。

但是在調整參數時,每選擇一下,都會有一個短暫的等待時間,畫面中也會提示“設置中”,如果是連續調節參數的話,會感覺有些難受。

卡菲雲傳的實時畫面傳送倒是十分流暢,哪怕是變焦過程中,也感覺不到任何延遲。

APP中可以對相機的白平衡進行設置,並可實時看到畫面效果。

不僅是拍照,通過卡菲雲傳同樣可以控制攝像,更大的畫面使得拍攝過程中的細節看得更清楚。

對於喜歡拍風光的人來說,包圍曝光是經常用到的手段,就是在光線比較複雜的環境下,固定機位,連續拍攝多張不同曝光參數的照片,在後期中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細節,而這個功能通過卡菲雲傳可以自動實現了。但要注意一點,在使用包圍曝光之前,需要將相機的模式設置成M檔。

然後可以在快門、光圈、ISO三種參數中進行選擇。選定參數後,需要先設置初始值、步進和拍攝的張數,然後卡菲雲傳就能控制相機以不同的參數連續拍攝。

來看下不同曝光下的畫面表現吧,這樣在後期中可以獲得更大的空間,讓天空和地面的細節都能表現出來,當然,這裡只是做個展示,包圍曝光一般是用在光線反差較大的環境中,比如日出日落的時候。

對於曝光次數較多的場景來說,卡菲提供的包圍曝光可以大大減輕拍攝者的工作,只需要簡單設置一下參數,開始拍攝後就可以在一旁喝茶了。當然,中途也是可以直接結束拍攝的。

【雲傳】

既然被稱之為“卡菲雲傳”,那麼“雲傳”才是它最重要的功能,通過這個可以直接將拍得的圖片通過4G網絡或者WIFI上傳至堅果雲或者FTP服務器,讓千里之外的朋友或者同事能夠第一時間收到照片。在APP的傳輸設置中,可以選擇傳輸的格式,可以是RAW或者JPG,也可以雙格式都傳。還可以設置保存到相冊中圖片是原圖還是縮小後的圖。

如果是傳堅果雲的話,可以自定義文件夾的名稱,默認是“CamFi”,也可自行更改。

選用堅果雲上傳需要在APP中錄入自己的賬號密碼,並確認授權,讓APP有權限將文件上傳。

一旦將自動傳輸開啟,在保證網絡通暢的情況下,每拍攝一張照片,文件都會被直接傳到堅果雲上,如果在手機上裝有堅果雲的客戶端,便可以查看傳輸結果,個人感覺速度還不錯,拍的時候可以不用管它,拍完一組後再去看,基本上都已經同步上去了。

這個時候,如果在遠端的電腦上登錄相同的堅果雲賬號,便可以把照片同步到本地,第一時間進行後期處理,這對於攝影工作室或者新聞媒體等對時效要求很高的團隊來說,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結語】

卡菲雲傳的體驗到這裡就要告一段落了,之前我並沒有想到它實際上就是一部手機加上若干配件和APP的組合。總的來說,它與相機連接快速,實時取景十分流暢,其他功能也很豐富。除了常規的參數調節和拍攝之外,包圍曝光的加入對於愛好風光攝影的我來說幫助很大。對於其主打的雲傳功能,我覺得對於像拍婚慶、拍新聞、體育等實時性要求很高的工作來說很有吸引力!最後說說我對於卡菲雲傳的一些改進意見吧:

1、相機參數調整延遲較大,不利於抓拍;

2、與相機連接偶爾會有不成功的情況發生,穩定性有待加強。

希望卡菲能夠通過APP的升級提升體驗,讓卡菲雲傳成為我們這些攝影愛好者的優選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