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腳下,深幽山谷中,藏著一處古風仙氣的忘憂地!今日去會會

很早就聽說

青城山腳下

保存中...

深幽山谷中

藏著一處古風仙氣的民宿

推門見山

臨溪而臥

閒看花開花落

已保存

坐待雲捲雲舒

若是想在成都周邊選一個地方重拍《倩女幽魂》

要我說

不用找了,就是這裡。

平日裡忙忙碌碌

這愁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6月至

芒種日,仲夏始

我去會了會這個傳說中的忘憂之地

過了兩天隱匿山居的小日子

2018年5月,成都商報-成都出發重磅推出《尋找成都及周邊最野 · 趣民宿》欄目,為你搜尋隱藏在成都不遠處、卻不太為人知的小眾民宿(由於目前民宿沒有明確界定,所以也包括了部分精品酒店、輕奢客棧),運氣好的話,你還會被邀試住哦!

一期一會,親測有效。

從成都犀浦上高鐵,僅半小時,便到了青城山站。由於非週末,人少,清淨。

下了高鐵站,打車去往這次的民宿目的地,需要20分鐘車程。

一路上,車在新綠、淺綠、深綠中穿梭,緩緩駛向滿眼綠意的山谷。

山高谷深,氣溫漸漸降了下來,涼意時不時襲來,很快,聽到了潺潺水聲。這是

孟江河,當地人消夏、喝茶、歇腳的地方。

這兩年聲名鵲起的王婆巖也在附近,這裡美名“小九寨”,一個耍野水的勝地。

拐了不知多少小道,終於到了路的盡頭——

幽道山房

通向山中民宿的唯一通道,是一座難得一見的懸索木橋,凌空飛架,走在上面晃晃悠悠,嘎吱作響。

橋的那一頭,是掩映在密林深處的一座座吊腳樓

穿過大堂,才知道房間遍佈在更高的山上

爬吧,好在行走在幽幽空谷、潺潺溪澗、蔥蔥密林,不覺累人。

順著悠長而靜謐的山道拾級而上,突現一溪澗水,池水清冽,有小魚,自在也。

山中尋幽,尋得一間隱室,偏安山水間,是否接近你理想生活的模樣?

願意跑來深山老林中建房的城裡人可不多,因為難度太大了。但幽道山房卻做到了。

它早在2011年就迎客了,是成都周邊最早的民宿之一

從最初的5間房,到現在的33間房,都是典型的川西壩子建築風格的民居。川西民居講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與環境觀,於是就地取材,建出了堂屋、木樓、連廊、飛簷......

烏壓壓一片的黑瓦,深暗的木條木框,老舊而精緻的雕花,隔絕了外界一切的花紅酒綠,留下了這片古風古韻的世外之地。

民宿主人有心,收藏了一眾價值不菲的老物件,處處透著考究的中式古典氣息。讓人感嘆時光不老,歲月靜好。

在他心中,這裡不單單是待客的民宿,更想要打造成一個川西壩子文化交流的聚集地。詩詞會,書畫展,瑜伽課,古琴學堂......隨時為你開放。

山頂有溶洞酒窖,採用古法天鍋釀酒工藝,還可以給客人存酒。

鳥語,風吟,蟬鳴,扇搖......伴著吹不滅的燈火與老屋炊煙,縈繞在夏日的山頭。

傍晚時分,露臺小坐,近水含煙,遠山如黛。

清風拂過,又或是聽它獨唱,時而漲起,時而又落下。

這裡有水房、花房、山房、雲房和觀景房。生活若是有一個範本的話,應該就是這裡了。

推開窗即見滿目山林,傾聽樹稍私語。

關上門則是自己的一方淨地,無人打擾

觀景房,一大特色是把山洞搬到了房間裡

處處都是別緻小景,趣意點綴其間,怎能讓人不愛。

入住含三餐山裡農家菜待客。正巧趕上酸菜魚、乾煸排骨出鍋,色香味美,足以飽腹。

夜色漸入,昏黃的燈光大紅的油紙傘,斑駁的樹影......這樣的意境下,多少次午夜夢迴,不過一場繁華。

造型各異的燈籠無處不在,一襲流韻染古鏡。

一彎皎潔的月光,透過宅院的瓦簷,溫柔地灑下清輝。

手執一杯香茗,品上幾口清茶。落花無言,人淡若菊,心素如簡。

夜深了,伴著枝頭樹葉的窸窣聲入眠。此時,山中格外寂靜,講真,我就喜歡這樣有些曲高和寡的淡漠之感。

民宿主人說了,一年之中,你

至少該來兩次

一次是冬日,賞雪泡湯,好不愜意;一次是現在,消夏避暑,一洗塵心。

今早起晚了

錯過了日出

沒事,留給你了。

若是身乏了,心疲了

不妨選一日

遠離塵世喧囂

迴歸原始與自然

來感受古樸而久違的夏日情懷吧

小貼士——

乘車:成都北站、犀浦每日多趟高鐵半小時直達青城山站,車費10-15元。然後再打車,車程20分鐘。

自駕:成都-成灌高速-都汶高速-都江堰-兩河村-幽道山房

(文中部分圖自:幽道山房,本文由成都出發原創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