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六大工程助力芙蓉人才行動計劃落地

7月12日,省委組織部出臺《關於切實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推進芙蓉人才行動計劃落實落地的方案(2018-2022年)》,通過實施引才、聚才、鑄才、育才、扶才、優才六項人才工程,助推芙蓉人才行動計劃落實落地。

1

智匯瀟湘引才工程

5年引進500名以上“高精尖缺”人才

【目標】

在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重大裝備、生態環保、航空、現代農(種)業、軍民融合、文化創意、電子商務、金融等重點領域,5年引進500名以上“高精尖缺”人才。

【舉措】

支持事業單位開設人才引進綠色通道,調劑3000個事業編制(省直、市縣各1500個),設立事業單位人才編制管理專戶。

編制芙蓉人才需求目錄,每年向全球適時發佈高層次緊缺人才需求單位、崗位、專業、條件、數量等,引導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向我省重點產業、行業、領域、項目、學科及各地流動。

以更大力度吸引海內外人才來湘發展,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根據服務期給予每人50-100萬元一次性補助;對接產業項目建設年,引進100名以上科技創新人才;新建50個省級海智基地,擇優資助100個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項目。

開展“海納英才·智匯瀟湘”系列活動,構建鏈接全球的引才網絡,努力建成一批“國字號”引才平臺。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人才項目評審。打造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積極引進一批國內外高端獵頭公司,著力培育一批中高端人力資源服務企業。

推進以項目合作、合同管理、議價薪酬、異地工作等柔性方式引才,遴選一批省特聘專家,將外聘院士人數擴大到100名。在湖南註冊、研發機構設立在外地、成果在湖南轉化投入生產的企業、科研院所等“人才飛地”,享受我省人才支持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園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在海外建立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吸引使用當地優秀人才。

2

發展高地聚才工程

重點區域、園區、產業等形成人才“磁場”

【目標】

以聚集人才團隊為重點,在全省重點區域、重點園區、特色優勢產業、重點優勢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雙一流”建設高校、重大科研平臺,分別打造一批具有比較優勢的人才聚集高地。

【舉措】

將長株潭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政策擴大至全省。加快湘江新區和“創新谷”“動力谷”“智造谷”聚才步伐,把長株潭城市群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人才高地。

實施“雙一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領軍人才計劃。依託高校重點科研領域等打造人才“磁場”,建設200個“雙一流”創新團隊;增設芙蓉學者崗位,聘任芙蓉學者特聘教授300人、芙蓉學者講座教授300人、芙蓉學者青年學者400人,按聘期每人每年分別資助20萬元、12萬元、10萬元;在“應用型”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技師學院培養專業群發展領軍人才,擇優遴選聘任專業群帶頭人200名、產業導師200名、骨幹實訓教師400名,按聘期每人每年資助10萬元。

圍繞特色優勢產業和優勢骨幹企業,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融合發展,遴選100個企業科技創新創業團隊,每個團隊資助100萬元,形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軌道交通、重大裝備、現代農業、文化創意等6個有國際影響的產業人才鏈。

指導園區編制人才規劃、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等,推進園區“一站式”人才服務窗口、“人才公寓”建設,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在園區建立雙創基地、眾創空間,在全省建成20個特色園區人才集聚地。

對新獲批建設的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產業創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臺,經考核認定擇優給予資助,形成5個以上國家級科研平臺人才圈;擴大企業類、園區類院士工作站比例,擇優給予新建工作站50-100萬元資助,形成150個院士專家集聚圈。

3

名家名匠鑄才工程

支持各領域優秀人才成名成家

【目標】

以鑄就高端人才為重點,分類抓好各領域領軍人才隊伍建設,鼓勵支持各領域優秀人才成名成家,跨入國際國內領軍行列。

【舉措】

採取項目帶動、團隊建設、院士帶培、人才託舉等措施,培養100名以上科技領軍人才。加強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培養,遴選50名省知識產權專家顧問。對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選拔培養100名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的傑出專家、200名國內學術技術帶頭人、1000名省內學術技術骨幹或有較大發展潛能的後備人才。

加強企業領導人才培養,積極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和外部董事制度,加強企業領導後備人員培養。以各領域企業領導人才、領軍人才、高層次科技創業人才為重點,造就1000名左右創新型企業家。

大規模開展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培養,每年集中舉辦“院士大講堂”、高級專業技術人才高級研修班、出國境培訓班,直接培訓2000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評估確定30家省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每個基地資助50萬元。造就3500名教學名師、診療名醫、文化名人,培養100名全國有影響的湖南新型智庫領軍人才和100名青年拔尖人才。

對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晉級給予補貼;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競賽集訓基地建設力度,建設30個以上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創新工作室,給予每個工作室10萬元資助。積極開展湖南技能大賽和職業院校技能競賽,舉辦“十行狀元、百優工匠”競賽活動。培育推薦一批大國工匠,造就300名國家級和省級技術能手。

在科技型企業中選拔100名企業家和100名青年科研骨幹分批赴境外學習培訓,組織100名技術經紀人分批赴境外進行能力提升培訓。

4

青年菁英育才工程

吸引青年人才入(回)湘留湘興湘

【目標】

以培育青年人才為重點,堅持高質量培養、全方位儲備、大規模選拔、強力度支持,加快優化人才梯隊。

【舉措】

支持校企共建實訓基地,鼓勵高校聘任企業和科研機構高層次人才擔任校外導師。引導高校和職業院校立足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設置;選送500名大學生、500名青年高技能人才在境內外開展培訓交流。

建立高校畢業生招聘快速通道,每年組織企事業單位赴高校和人才密集城市引才;定期邀請重點高校、重點(急需)專業畢業生來湘參加社會實踐等,推進校企合作對接、共建實習基地;加大從優秀高層次年輕專業人才中招錄公務員力度,定向國內重點高校、國(境)外知名大學選拔選調生;在購租房補貼、就業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動百萬大學生入(留)湘、百萬校友獻智、百萬技能人才興業。

給予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青年學者”等優秀青年人才配套支持;加大省自然科學基金對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40歲以下人才領銜的項目佔比一般不低於60%;新設博士後站點(含協作研發中心)100家,每家給予50萬元啟動經費,培育出站博士後研究人員1000名,給予新進站博士後研究人員每人10萬元的科研經費;培育青年黨外科技人才50名,每人資助50萬元。

大力培養年輕一代非公有制企業家,通過湖南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等為優秀青年提供創業支持,推進創業導師隊伍、創業實訓基地建設,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輔導、孵化和創新創業大賽。

5

固基興業扶才工程

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目標】

以扶持基層人才為重點,破解人才瓶頸制約,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基層一線流動,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舉措】

加強涉農院校和涉農學科專業建設,加快發展農業職業教育,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把在農村從事種養業的高校畢業生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以教育培訓、政策扶持為主要手段培育20萬名新型職業農民;大力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和“十佳農民”遴選工作,以湖南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和有關職業院校為依託培養5萬名農民大學生。

對接農業“百千萬工程”,推進萬名專家服務基層,開展“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西部志願者選派工作,組織湘西特聘專家開展科技幫扶;為每個貧困縣組建1個以科技副縣長為團長、科技特派員為主體、團員10人以上的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團隊式、成建制推進科技人才向貧困縣、貧困村全覆蓋。

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各類人才回鄉下鄉;利用各級創新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創業,給予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創業經營場所租金補貼、一次性開辦費補貼、商標註冊補貼;加大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政府購買力度,吸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創業就業;打造一批融科技示範、技術集成、創業孵化、平臺服務於一體的“星創天地”,招引10萬名能人返鄉創業帶富。

對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職稱,側重考察實際工作業績和服務基層年限、效果,適當放寬學歷、任職年限等要求,淡化或不作論文要求。基層專業技術人才申報高級職稱,實行單獨分組、單獨評審、單獨確定通過率。

在農業、林業、醫療衛生等系統基層單位,推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職稱評聘制度。推進縣域專業人才統籌使用,推行鄉村教師“縣管校聘”;依託科技成果轉化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引進培養科技服務機構80家,培養基層科技創新創業人才2000人;加強農村定向大學生公費培養工作,每年定向培養師範生8000名、醫學生1500名、農技特崗人員500名。

6

崇績重能優才工程

優待人才、尊重人才、鼓勵人才

【目標】

以優待各類人才為重點,加大對優秀人才的全方位、全鏈條支持力度,努力營造尊重人才、見賢思齊的社會環境,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工作環境,待遇適當、無後顧之憂的生活環境,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制度環境。

【舉措】

進一步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對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放寬職稱評審資歷、臺階、年限等條件限制。

建立“百名領導聯繫千名專家”“千名領導聯繫萬名企業家”“萬名領導聯繫十萬名工匠”制度;實行“優才卡”制度,落實來湘人才居留、落戶、社保、購房、子女就學等便利政策;加強創新人才維權援助工作,加大知識產權侵權打擊力度,著力推進創新保護。

支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或參與項目合作,允許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或在職創辦企業,在兼職單位的工作業績或在職創辦企業取得的成績,可作為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考核、獎勵等的重要依據;允許事業單位對引進的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或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

開展湖南省“芙蓉人才獎”評選,獲獎者納入各級黨委聯繫服務專家名單和人才數據庫。

推選優秀人才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推薦優秀人才擔任黨委政府決策諮詢顧問、行業首席專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