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尚武四子崇文,为何李世民最后将皇位传给了昏庸的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一直为后世所称道,但当人们言及他的继任者时,批判的声音不绝于耳。李世民一生共有14个儿子,在长子李承乾被废黜后,除却二皇子和六皇子早夭外,李世民尚有三子吴王李恪、四子魏王李泰、五子李佑,可为何李世民最后偏偏选择了昏庸的李治为继承人呢?


吴王李恪,少年饱读兵书,崇尚武功,谋略先人,胆识过人。唐贞观三年,北方突厥的吉利可汗南下攻陷了绥州城,掳走唐朝三万百姓,遣使李世民要求用10万石粮食5万匹绢交换百姓。就在朝中无人担任求和使的时候,李恪主动请缨临危受命,最终仅用1000石粮食和500匹绢就带回了3万百姓。后来李世民不止一次当着大臣的面直言李恪身上的英雄胆气最像自己。
魏王李泰,文采出众,身边聚集了当时诸如萧宇、杜楚客这样的名士,后来他组织门客编纂了地理图志《括地志》,深得李世民喜欢。而且李泰身上稳重谨慎的秉性令李世民很是放心,贞观后期李世民曾一度欲立李泰为太子。

三子尚武四子崇文,一文一武都是极好的储君选择,可为什么李世民偏偏选择了懦弱昏庸的李治嗣位呢?原因很简单,就在于一个“仁孝”上。前太子李承乾被废,有一半功劳要归功于吴王李恪,李恪自从贞观元年开始就一直想挤掉李承乾入主东宫,20年过去了其间使用了几多狠辣手段李世民心里跟明镜似的。
而李泰表面上虚心谨慎,其实骨子里阴险狡猾,这点起初李世民都始料未及。还是贞观18年,李世民亲自前往魏王府探望李泰,试探他对立储的态度。谁知李泰竟然说出:父皇如果把皇位传授给我我一定会好好治理这个国家,如果父皇希望在我之后由哪位兄弟来继承,那我到时候也会将皇位传给他。假如父皇不相信我的话,我现在只有一个儿子,我愿意杀掉他来打消父皇的疑虑。李世民当时听了这句话沉默不语,就连李世民的亲随马宣良也是直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