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變身」農耕體驗園——羅定市雙東街六竹村發展鄉村旅遊見聞

果園“變身”採摘園、農田“變身”農耕體驗園、老屋“變身”特色“農家樂”……鄉村遊的快速發展在羅定市雙東街六竹村上演了一段段“點石成金”的佳話。

盛夏時節,步入清幽古樸的六竹村,目及之處皆是景緻:村內巷道錯落有致,美池浮蓮,古樹參天,鳥語花香;古村街上遺存的古建築在豔陽下佇立著,默默地訴說著光陰的故事……近年來,六竹村以黨建為引領,深入挖掘村內人文底蘊,整合紅色文化、商埠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六竹村位於西江河畔,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曾是南江沿岸最繁華的村街。在古代,羅定的茶葉、布匹、絲綢等貨物從六竹碼頭出發,途經鬱南縣大灣、連灘蘭寨、南江口等碼頭直出西江。在六竹村度過了童年時光的國家一級美術師黃堃源在畫作《甲子回首·六竹印象》中,再現了六竹曾經“舟車不息,商賈雲集”的繁華景象。六竹村黨總支書記王維修告訴記者,經水路從羅定到西江,六竹是第一站,以前六竹有4條古街,至今還保存有完整的碼頭3個、石階梯2條,以前的古客舍、當鋪、米鋪、雜貨鋪還保存有七八間。

漫步村內,村道蜿蜒、綠樹成蔭,在曲折寧靜的村街,古民居、古商鋪、古埠頭分佈期間,儼如一幅古樸淡雅的水墨畫卷(如圖)。據瞭解,六竹村村民以前以種果、養殖為主,自雙東工業園入園企業投產以來,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轉型就業。

“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這些出自村民手中的對聯品位高雅、意境深遠,充分展示了六竹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崇文尚德的優良傳統。雙東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崇文尚教是六竹村的傳統,每年獎教獎學,村中的鄉賢都會回來組織一些相關的活動支持六竹村的教育事業,六竹村這麼多年來出了不少大學生。

目前,六竹村正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環境優美的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農家樂、農耕體驗園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村裡的古蹟也得到了精心的維護修繕,成為遊客愛逛的景點。作為革命老區村,六竹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湧現了以王肇漢烈士為代表的一批可歌可泣的革命人物和一段段可敬可佩的革命歷史故事。現在,六竹村正規劃在村黨建文化園打造一個紅色教育基地,以實際行動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如今的六竹村,正以黨建為引領,深入挖掘村內人文底蘊,整合紅色文化、商埠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