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這個「網紅村」,比兵馬俑還火,沒去過的人都想去

袁家村絕對是中國的“網紅村”,一到節假日,小小一個村莊,客流量居然能超過兵馬俑,那該有多擠啊,嚇得我一直沒敢去看看它到底長什麼樣。

前段時間,選了一個非年非節的週末,帶著兩個小孩去袁家村度週末。因為知道袁家村美食特別多,聽說晚上的夜生活也非常豐富,加上民宿業發達,於是特地安排了兩天時間,在村裡住一晚上,好好體驗一把鄉村度假生活。

到了袁家村之後,發現這裡果然熱鬧,儼然一個“村中城”,比附近的煙霞鎮繁華多了。雖然是仿古建築,但建得還是比較用心的,村中綠樹掩映著古樸磚瓦,鮮花盛放,流水潺潺,環境還是比較好的。

從客棧憑欄而望

我們住在農家樂升級版的民宿裡,老闆將一層用來經營餐飲,二三層作為住宿,裝修得還挺有風味的,木質門窗,推開就看見院子裡紫藤花開得很漂亮。

只是說好的美食,沒吃出什麼特別讓人驚豔的。涼皮、肉夾饃、岐山面、粉湯羊血、攪團、酸奶……這些在別的地方都能吃到。

菠蘿飯,好酸

應該是叫“呱呱”吧,這個好吃,筋道

有意思的是,袁家村裡還藏著一個“回民街”,從回民店家,到伊斯蘭文字的招牌,甚至還有清真寺,的確看起來很地道,這裡規模和西安回坊沒法比,但小吃的種類不少,柿子餅、灌湯包、玫瑰鏡糕、紅柳烤肉、牛肉餅、胡辣湯等一樣不少,人氣還挺高的。

還沒到天黑,我就後悔了,就這個村子,哪用得著住下來品味啊。只不過,小孩子們愛熱鬧,他們很喜歡這裡,有得吃,有得玩。

好在,第二天我去了袁家村附近的一個景區,才感覺這一趟還算有些價值,那就是位於煙霞鎮上的昭陵博物館,也即唐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徐懋功之墓所在地。

昭陵博物館保存了唐帝陵和陪葬墓的許多石雕、墓碑和壁畫,包括歐陽詢所書的溫彥博碑,褚遂良所書的房玄齡碑,王知敬所書的李靖碑和尉遲敬德碑等,走在這裡,感覺唐代離自己前所未有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