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藥:石菖蒲化溼醒神,治療溼氣重有奇效

1.石菖蒲的故事

陸游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他與舅舅的女兒唐琬從小青梅竹馬,據說他們與中藥石菖蒲還有一段神奇的故事。陸游20歲時與唐琬成婚,婚後夫妻倆感情很好,可是沒過多久妻子唐琬便患上了尿路疾病,尿頻、尿急、尿痛,每日20-30次,很是痛苦。陸游見狀也很是心疼妻子,可是多次求醫也未見良好的效果,這可愁壞了一家人。這時好朋友鄭樵剛好來訪,鄭樵當時已是聲名遠揚的醫生,鄭樵診查病情後,只開了兩味中藥,分別為石菖蒲、黃連,命人將二者研磨成粉,早晚用黃酒沖服兩錢。神奇的是,唐婉服了幾天後竟然很快就痊癒了,一家人對鄭樵都感激不盡。陸游還因此作詩一首,以表感激。而石菖蒲也因為有著良好的功效一直使用至今。

2.石菖蒲的功效

摘錄:《中國藥典》

別名:菖蒲葉、山菖蒲、水劍草、香菖蒲、藥菖蒲。

功效:化溼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利尿通淋。

適應症:用於溼阻中焦之腹脹腹痛、嘔吐洩瀉,痰蒙清竅證之昏癲癇、健忘耳聾,溼熱下注之小便不利等病症。

用法用量:煎服,3~9g。

《別錄》:"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四肢溼痺,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可作浴湯。聰耳目,益心智。"

《藥性論》:"治風溼頑痺,耳鳴,頭風,淚下,殺諸蟲,治惡瘡疥瘙。"

《日華子本草》:"除風下氣,除煩悶,止心腹痛,霍亂轉筋。治客風瘡疥,澀小便,殺腹藏蟲。耳痛:作末、炒,承熱裹窨,甚驗。"

《範汪方》:主治心火鬱熱,下擾膀胱之遺尿症

現代藥理研究:石菖蒲根莖含揮發油,細辛腦,順式甲基異丁香油酚,欖香脂素,細辛醛等化學成分。具有鎮靜、抗驚厥、抗心律失常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