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白云区打好“四场重点战”,走出东西部扶贫协作新路子

广州市白云区区委、区政府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集中精力聚焦思想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民生事业等主要内容,为荔波的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2017年荔波县减少贫困人口8016人,8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34.53%下降至13.41%;新增12个小康村,荣获

2017年度“中国全面小康扶贫十佳县市”称号。白云区帮扶荔波案例入围《民生周刊》“2017最佳民生项目”候选案例。荔波县代表黔南州接受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交叉考核,综合评价为“好”。

一、打好思想扶贫“转变战”,实现“智志双扶”

一是探索干部双向挂职锻炼模式。荔波县选派干部到广州市白云区挂职学习锻炼,广州市白云区选派工作能力强、素质好的党政人才、医务专家、教育精英等到荔波协作帮扶,着重对贫困地区领导干部群众思想上的扶贫、观念上的扶贫、精神上的扶贫。截止目前,共接待荔波县派遣的农业产业化、社区治理、旅游市场考察等学习观摩团13个670人次;吸纳安排荔波派遣干部831人到白云区挂职、进修,组织开展市场调研、文艺交流等专题活动5次。白云区派遣王润泉同志到荔波县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还选派35名优秀教师到各学校开展帮扶支教,12名医务专家到医院开展义诊和讲座。

二是形成“一对一”帮扶模式。双方积极探索以亲情结对、旅游互推、商业互利、民生互惠为内容的街乡、村村结对帮扶模式。达成在县、乡、村三级“一对一”帮扶协议,在白云区与荔波县区县层面结对帮扶的基础上,白云区的永平街道、永泰村分别与荔波县的黎明关水族乡、尧古村签订了“携手奔小康”结对帮扶框架协议,白云区黄浦小学与荔波朝阳小学、白云区金沙馨园幼儿园与荔波第三幼儿园、白云区石井中学与荔波第三中学、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与荔波县中等职业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三是打造“互联网+教研培”教育帮扶模式。白云、荔波两地深化教育扶贫,共同打造“互联网+教研培”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白云区名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白云区大数据云平台与互动专递课堂,向荔波地区的教师作专题网络讲座或示范课,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等。通过“互联网+教研培”模式,实现远程互动,优化两地教学教研方式,丰富两地教学教研资源,促进两地教育共同发展。

二、打好产业扶贫“阵地战”,推动“黔货出山”

一是外引内优,夯实产业基础。通过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村委会”经营模式推进招商引资产业落地,把贫困村、贫困户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捆绑到招商项目中,有效提升了帮扶产业在当地脱贫攻坚的牵引力。引进广州富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敏捷投资有限公司、广州甜玉米酒店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到荔波投资发展产业,预计投资额达13亿元,通过这些公司的市场、资金、技术等,切实夯实荔波各产业发展基础。

二是内外发力,搭建销售链条。围绕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结合荔波县生态资源优势,着眼贫困群众脱贫,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特产品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村委会”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提升帮扶产业在当地脱贫攻坚的牵引力。仅2017年,实施了“万亩油茶”、“万亩蔬菜直供基地”等项目,并在广州江南市场专门建立“荔波专用档铺”,为荔波县的大型水果产业园区建立起葡萄、蜜柚、枇杷等鲜果“绿色通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三、打好旅游扶贫“推进战”,助推“粤客入黔”

荔波是全域旅游示范县,境内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一系列金字招牌,但荔波机场航班运行困难,班次较少,客流量不多,导致广州南方航空公司停飞。为破解这一困境,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组积极与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南方航空公司等单位沟通协调,及时恢复广州飞荔波的航班,并加密两地飞机航班班次。同时,出台两地旅游景区双向门票特惠政策等措施,推进两地旅游业深度融合。2017年全年广东省赴荔波游客数量超过200万人次,在数量上超越贵州本地游客,成为荔波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与2014年比较,2017年接待游客人数1200万人次,增长563.2万人次,年均增长30.61%;旅游总收入105.57亿元,增长50.67亿元,年均增长31.95%。2018年1—6月全县接待游客数达 847.76 万人次,同比增长 44.58%;旅游总收入达85.65亿元,同比增长46.21%,旅游业持续呈“井喷式”增长。

四、打好民生实事“保卫战”,实现“造血更生”

一是变输血为造血,促进增收脱贫。为破解过去单纯送资金送项目,解决民生基础设施,过几年又得重建、再建,好项目昙花一现等问题,结合荔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农村民宿景区打造捆绑起来,将原来单纯的民生项目与增加贫困户经营性资产结合起来,实现变项目“输血”为项目“造血”。在2016年至2017年间,广州市白云区投入帮扶荔波项目资金共2310万元,打造了“恩铭故里·广州园项目”、甲良市场等作为试点,把群众的老房子变成了可经营的农家乐、门面和商铺,促进了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

二是强化劳务协作,推动转移就业。双方通过建立协作机制、搭建就业平台、开展技能培训等工作措施,不断推进两地劳务协作。为加强两地劳务协作,签订了《对口就业帮扶劳务合作协议》,荔波县在广州市白云区建立驻白云区劳务协作服务工作站。集合优质培训资源为荔波县提供“点单式”培训,举办了妇婴护理(月嫂)、美容师等培训班2期,培训113人,其中贫困人口15人。联合举办3场招聘会,广州共有28家企业提供招聘岗位851个,最终签订就业岗位88个。

6月热文推荐

1.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当前脱贫攻坚战的三个“着力点”

2.中纪委狠批:对60分以下干部通报批评,扶贫怎能以考试定优劣?

3.李希:推动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4.他们把驻村干部的故事,拍成了一部影片,等您来看!

5.扶贫驻村工作队来了,让浆液甘酸如醴酪的荔枝不愁销路

来源:广州市协作办公室综合调研处供稿


主办单位:广东省扶贫办

承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网

投稿邮箱:gdfpxw@163.com

审校: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