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隱祕」資本圖譜

導讀

此外,馮小剛的核心企業之一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在2015年與華誼簽訂5年對賭協議,通過這次收購,馮小剛一次性將10億元收入囊中。

因《手機2》的開拍,圍繞范冰冰、馮小剛、劉震雲一眾主創引發的輿情,竟引發影視股一波暴跌。由此,影視明星們背後的資本運作,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資本對賭,誰是贏家

馮小剛名下雖也有多家控股、參股公司,並與影視圈資本大鱷關係密切,但馮小剛的資本運作路徑則與范冰冰不盡相同。其最受矚目的,就是與華誼的5年對賭協議。

詳解這一對賭收購,2015年9月,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成立,馮小剛持有99%股權。時隔兩個月,華誼兄弟宣佈以10.5億元的價格收購東陽美拉70%的股權,收購時東陽美拉的淨資產只有-0.55萬元。

同時雙方簽訂長達五年的對賭協議,東陽美拉承諾到2016年完成至少1億元的淨利潤,未來4年,每年遞增15%,即5年累計淨利潤為6.74億元,如未完成指標將由馮小剛自掏腰包補足。

從過去兩年來看,馮導都順利完成了業績承諾。

2016年,東陽美拉的稅後淨利潤為10152.84萬元,2017年為11699.95萬元。但過去兩年馮小剛都堪稱勤奮,2016年馮小剛《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兩部電影上映堪堪完成淨利過億,而2017年《芳華》14億票房也是僅保證涉險過關。今年《手機2》的風波令馮小剛能否順利完成對賭畫上問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中獲悉,在影視圈中資本對賭十分常見。如楊冪所在的嘉行傳媒為了獲得尚世影視3億元的投資,要在三年內完成3.1億淨利潤的對賭協議,目前楊冪已完成這一對賭。

此外,吳京的《戰狼2》也是影視圈一次成功的對賭。據業內人士介紹,因為吳京此前並未有成功的作品,所以《戰狼2》的投拍採用了對賭協議,最終57億的超高票房,不僅讓吳京賺了滿盆,就連背後的北京文化(10.620, -0.23, -2.12%)、光線傳媒(9.900, 0.02, 0.20%)也股價暴漲。

前述知名影視公司高管指出,現在影視圈大腕成立自己的公司工作室很常見,但是有更大野心的人會樂意使用對賭。“用自己的錢一樣有風險,如果有人收購我的公司,意味著我可以使用槓桿,賺的是15倍的錢。但是很多人不敢用,一是是不是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二是經濟頭腦好不好,能不能算明白帳,到底怎麼樣才是賺。”

他進一步指出,馮小剛的對賭協議條款並不苛刻,1億起,15倍的市盈率,每年15%的收益增長都是非常合理的。一般要求的業績增長可能要20%-30%。當然存在風險,但他10億已經拿到手,此後的投入都是公司的投入,只要每年賺一個億,保證15%的增長,就不會損失拿到的十個億。此外公司賺到的錢他還有分紅,可以說穩賺不賠。

他直言,不難理解,影視圈裡的資本對賭體現了這部分人的慾望,一定要賺資本市場上槓杆的錢才有更大的收益。

但該人士也指出,不需要過度解讀影視圈的資本運作和導演參與資本運作。在娛樂圈裡沒有所謂的純粹的商人和純粹的藝術家,這是一個行業,一定要賺錢;同時導演們也真的有自己想表達的觀點。所以我們圈內看,並沒有哪個導演是純粹的定位,從作品和風格上看,有的人偏商業片,有的人偏藝術片。馮小剛只是更偏商業片,依然可以有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