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他是腦癱青年,自己成立布料加工廠,帶動村里人就業


幾乎每天早晨,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周棚鎮劉堂社區農民劉家政的家裡都會傳出縫紉機“軋軋軋”的聲音,周邊的村民都知道,劉家政的腦癱兒子劉強的布料加工廠開工了。這位26歲連路都走不穩的腦癱青年,在自己家裡成立了一家布料加工廠。身體殘疾卻堅強執著,劉強的名字聞名全村,村民們一提起劉強都讚不絕口。


對於劉強來說,能自己開加工廠做老闆來之不易,他還有個更加遠大的理想——將加工廠做大,讓村裡的所有留守婦女都來自己這裡上班。圖為:工作時,劉強和妻子丁秀娟也參與布料加工,這樣可以提高效率。
劉強的強英服裝被罩被單加工廠就擴建在自家大院裡。
劉強將疊好的被罩紮成捆。
劉強和妻子丁秀娟一起整理被罩。加工好整理被罩的活基本上都是由夫妻兩人完成。
一單600餘件被罩要整理,在一旁的88歲奶奶嬈翠萍也會過來幫忙。
40歲的劉萍是村裡的一位留守婦女,丈夫長年在外打漁,2014年因腰間盤突出,手術後一直在家休養。家裡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初中畢業,小兒子才4週歲。為了照顧家裡,劉萍無法外出打工。2014年12月,強英服裝被罩被單加工廠成立之初就來工作了。
20歲的姚鑫也是附近的村民,初中文化的她在2016年2月來到加工廠上班,曾經在村子附近的服裝廠學過3年縫紉,是加工廠裡年齡最小的一個。
加班是常有的事,在劉強的加工廠裡,工人不用參與加班,每到客戶催單時,劉強夫妻兩人自己加班,最晚一次一直到凌晨2:40。
劉強的每一單生意他都認真記錄著。
工人下班後,劉強獨自在加工廠裡檢查機器。自己修理可以節省一筆費用。
家裡的生活由劉強母親劉會珍一手操辦。劉會珍懷孕時意外大出血,為了保住生命,醫生進行剖腹產手術拿出還是胎兒的劉強。劉強比預產期早出生兩個半月。
奶奶嬈翠萍撫摸著自己身殘志堅的孫子,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經常嘮叨要劉強多休息,最近又瘦了。
劉強的妻子丁秀娟也是一位有腿部殘疾的人。因家境貧困,一直沒有去醫院查過原因。
加班結束後,劉強幫妻子丁秀娟洗腳。夫妻二人同為殘疾人,相互體貼成為他們的相處之道。
空閒時候一起看電視是劉強夫妻兩人唯一的消遣。
劉強夫妻二人的殘疾人證。
劉強夫妻倆3歲的女兒劉語諾是個正常的孩子,這成為家裡最慶幸的事情。
劉強的父親劉家政,瓦匠出生,在劉強的加工廠建設上出了最大的力。劉強夫妻倆3歲的女兒劉語諾是個正常的孩子,這成為家裡最慶幸的事情。
劉強騎著他的電動三輪車出門。
劉強扶著扶手緩慢地上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