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勠力同心!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

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云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瑰宝”,绿色是云南最亮丽的底色,也是云南享誉四方的“名片”。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云南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云南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发展定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的决策部署,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昨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分析研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部署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工作。

加强顶层设计 齐抓共管久久为功

坐拥九大高原湖泊、六大水系的云南,生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是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任。对云南而言,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嘱托,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胆改革创新,系统全面推进,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关乎发展、稳定和民生,既要到点到位治标,更要建立常态化的机制,久久为功治本。”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明确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压舱石”,也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指挥棒”。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多部地方法规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为深入、有序推进生态云南建设构建了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

由省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调整充实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按八大标志性战役分设8个专项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构建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抓实抓牢的工作格局。在制定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及实施意见的同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水污染防治和水功能区管理等改革取得突破。狠抓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建立省级环保督察机制,我省实现对16个州市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

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我省发布《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在全国率先发布省级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红色名录(2017版)和省级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国内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草案)》)进入省人大立法审核程序。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出台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开展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全省河湖库渠实现省、州、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制全覆盖,实行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

加大资金投入,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头活水”。我省积极构建以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为主体的“纵横结合”的生态补偿制度,实施南盘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成功签订赤水河流域云贵川三省生态补偿协议,开展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奖励机制研究;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现省级和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同标准和管护全覆盖,建立补偿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规范运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为此,我省率先在全国出台《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办法》,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及目标考核体系、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严格实行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从根本上杜绝为追求GDP的政绩工程而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

放眼全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各地纷纷出实招,求实效,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昆明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河(段)长制,纳入“国考”的12条入滇池河道水质全部达标,滇池全湖水质持续保持在Ⅴ类;作为唯一的国家级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率先在全国推行绿色经济考评制度,景东等17个县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量化到干部考核,针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实行综合考评“一票否决”;玉溪市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建立覆盖全流域的责任体系,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在全省率先建成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点位覆盖全市各县区;大理州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创新洱海保护治理模式,将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纳入州对县综合考评体系,环湖截污PPP项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环境保护综合执法、生态补偿等取得了较好成效。

污染防治攻坚 着力补齐生态短板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基于对污染防治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深刻认识,省委、省政府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作出了全面、周密、具体的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大量好做法、好经验。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环境保护该花的钱必须花,该投的钱决不能省”的要求,省财政厅集中财力全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2013~2018年,累计争取和筹措中央、省级资金575亿元,支持全省“水、土、气”污染防治工作。与此同时,持续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支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2013~2017年,省级筹措落实35亿元,支持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牢基础。

“污染防治是补短板也是谋长远,必须向着最艰深的方向挺进,背水一战,全域治理,全面防控。”省环保厅厅长张纪华介绍,在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同时,我省环保部门结合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实际,制定和完善有关环境标准,切实解决靠标准来界定“什么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全面构建空中、地上、地下“三位一体”,覆盖水、土、气、声、生态、辐射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切实解决靠监测来界定“是否有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按照实行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切实解决靠严密的法制“管理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要求,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责任的落实。

近年来,针对热点环境问题,多部门在联合行动中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省住建厅、省环保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设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坚持“一河一策”原则,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措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重点抓好源头污染管控,集中力量打好消除黑臭水体歼灭战和长治久清持久战。确保到2020年底,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5%。

以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全省农业部门扎实开展化肥减量行动和农药减量行动,深入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基本资源化利用行动、秸秆基本资源化利用行动、地膜回收处理行动。2017年化肥使用量231.94万吨,比2016年减少3.64万吨,化肥使用量首次实现负增长,连续3年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

“着力推进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造林绿化、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湿地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得益于多年的持续推进,全省林业生态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实践中,全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玉溪市围绕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全面推动各项生态环保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以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为重点,建立覆盖全流域的责任体系,坚决打好新时代抚仙湖保卫战。普洱市探索设立扶贫投资发展基金30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78.8%。大理州在扎实推进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垃圾处置、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的同时,认真总结洱海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经验,把“生态+”的理念融入全州产业发展,通过实施中水回用、高效节水灌溉、跨区域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畜禽粪便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积极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推动形成内需扩大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

发挥生态优势 积极探路绿色发展

“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地处大理洱海源头的洱源县,因洱海50%的地表水都来自于这里而得名,也成为洱海保护的第一站。2017年,洱源县加大了对洱海的保护治理,关闭客栈,整治违章建筑,污染防治。与治理同步的,是减少面源污染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流转土地11.9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高效生态农业,建成3.2万亩化肥农药减量示范区,实施水稻绿色种植9万亩;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关停搬迁规模化养殖场42个,建有机肥厂、畜禽粪便收集站;实施禁渔和退塘行动,推广稻田养鱼1万亩……为从根本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洱源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大功夫。通过在凤羽河两岸百米范围内种植生态油菜、蓝莓的生态农业长廊,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海菜花、荷花、生态水稻等产业也渐渐形成规模。通过水质目标倒逼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严格执行洱海流域餐饮客栈提标恢复经营和准入制度,大理着力打造高品质的绿色民宿客栈体系。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省各级各部门积极探路。玉溪市坚定不移地推进“四退三还”,沿湖县区绿色GDP考核权重增加, “三湖”绿色生态经济带加快建设,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昆明市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支持斗南特色小镇建设等方式,花农正向花卉第二三产业方向转型,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滇池再发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紧密结合打造世界一流绿色“三张牌”要求,我省重点发展“不砍树、能致富”的生态产业,大力推进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的林业特色产业,为人民群众建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形成渔光互补、稻虾共生、稻鱼共养、稻鸭共育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促进种植养殖融合发展。

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倒逼全省产业优化升级,绿色制造已形成我省工业发展趋势。来自省工信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我省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在建项目12个,计划投资289.3亿元,初步形成了保山、丽江、曲靖、楚雄4个硅基产业园示范基地。全省新能源汽车在建项目3个、汽车测试基地项目1个,计划投资125.6亿元;绿色食品加工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80个,绿色产业正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调整产业结构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云南着重做好“舍与得”的文章。继续化解过剩产能,按国家规定严禁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新增产能,对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切实消化污染存量、严控增量。同时,要找准结合点,妥善处理踩“油门”与踩“刹车”的关系,助力产业结构向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两型三化”转型发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着力培育新动能,推动重点产业精准化、具体化、项目化发展。

以更低的成本、更优的资源配置、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云药、云茶、云花等生物产业绚丽绽放;多姿多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生态旅游,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将致远。从理念到行动,绿色发展日益成为与传统工业化增长模式相竞争并获胜的另一种发展模式,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动能、创新驱动的新动能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大会同期声

省发改委:不断完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政策顶层设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省工信委:坚持“两型三化”产业方向,加强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努力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工业绿色发展道路。

省财政厅:着力在增投入、转方式、建机制上下功夫,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支持方式、完善财政制度体系,积极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省环保厅:狠抓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境法规、环境监管和督查问责。突出统一监管职能,认真切实履行职责,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省住建厅:持续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的问题,继续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全力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有效防控城市扬尘污染,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省农业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把“绿色+”融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走产出高效、食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省林业厅: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深入实施林业重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以增强林业优质生态产品为核心,为人民群众建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省水利厅:扎实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打好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牛栏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和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推进河湖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各级河长制、湖长制,坚持红线导向,推进督查问责落实。

玉溪市:围绕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结合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全面推动各项生态环保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努力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普洱市:通过保障夯实组织和制度,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突破绿色发展,全力推动普洱“绿色崛起、跨越发展”。

大理州:着力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强化空间管控和资源利用,加大资金抓实项目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成果转化,全面推进美丽大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