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文化丨家乡文化知多少(二)

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只要一眼,便能牵动你心。

云南的东巴文化↓

福建的客家文化↓

西藏的异域风情↓

北京的京都文化......

还没列举完,是不是已经被这些魅力之都吸引了?心里的小九九也想着来个五一游?

话不多说,今天继续我们的豫西文化,说到河南,也许外地人想到的是河南烩面、河南逍遥镇胡辣汤、河南豫剧、河南的中原文化等等,不过往细了说,单是河南的一个地级市三门峡,那也是有聊不完的风情。

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这里有禹开三门、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紫气东来、秦赵会盟、假途灭虢等上百个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彰显了历史文化厚重。

不过,今天想要介绍的重点,则是三门峡的人文情怀传统之魅力。

一有召公亲民爱民。《诗经》中的《甘棠》《黍苗》《崧高》等诗篇热情讴歌了召公亲民爱民、辛勤劳作、造福百姓的事迹。

二有李商隐心系百姓,冒险为囚徒洗冤。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在三门峡任弘农县尉,主管刑狱工作,他为人善良正直,颇具人文情怀。同情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囚犯,敢于为民请命,他因为替死囚减刑(“活狱”)而受到上司陕虢观察使孙简的责难。

三有房琯敢于担当,冒死开仓救灾民。

四有陕州刺史长孙操开渠济民,至今仍然惠及三门峡百姓。

传统、民俗、文化、风情,它们,是豫西文化的载体,也是牵动乡土情怀的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