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連抖音快手都沒看過,裝什麼精英?

“中國智障千千萬,抖音快手各一半。”

這話說出來,恐怕有不少人都會跟著點頭。

人紅是非多的抖音,最近先是海外版被封,然後在國內被責令整改;而火熱一時的快手,也曾多次被監管部門約談。

/ 被印尼方面解禁的海外版抖音,被要求將用戶年齡限制在16歲以上

內容審核是短視頻的痛點。即便現在已經解封,很多人還是對抖音、快手口誅筆伐,甚至以拒絕抖音、快手來標榜自己——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low嗎?”

“北快手南抖音,中國傻子聚集地”

……

路sir有點不明白,不用就不用唄,怎麼還生出優越感了?

/ 拒絕抖音快手的人

都在拒絕什麼?/

先問一個問題:抖音、快手可怕嗎?

讀小妹說,自己很難對遊戲上癮,但對抖音、快手是真的無計可施。一旦打開,回過神來三四個小時就過去了。

大數據的算法很聰明,軟件會根據你在視頻上停留的時長、觀看次數以及收藏量來判定你的喜好,從而給你推薦更多你喜歡的類型,讓你根本停不下來。

也就是說,只要你來了,它就有本事讓你走不了。

一旦沉迷其中,就很容易讓原本就很難拔掉的flag更加堅挺。大半年過去,該讀的書、該看的電影還在那裡,再給個半年你也完不成計劃。

除了讓你上癮,殺死你的時間,它也在展示著巨大的審美乃至觀念的落差。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快手上都是社會搖、炸褲襠、跳冰河、暴飲暴食,抖音上都是炫富、秀恩愛、撩小哥哥小姐姐,還順便捧紅了一堆神曲。

要是看這些簡單無腦的東西,自己的格調豈不是要被無下限拉低?

/ 廣為流傳的表情包:抖音與我

換言之,未經接觸就拒絕的人,其實是在拒絕所謂的“低級內容”和“低級趣味”。

但抖音、快手與“low”之間,真的可以劃等號嗎?

/ 你以為的“三俗”裡

藏著另一個真實世界 /

令人避之不及的“低俗內容”,並不是因為短視頻的存在而憑空出現的。

路sir在農村老家和親戚聊天的時候,一旁的小侄女正拿著她外婆的手機刷抖音。問起她的學業,她根本無暇應答,倒是她的外婆應了一句:“這個娃啊,上學之後就沒及格過。”

這讓路sir想起我的表弟表妹們。

他們年少時也是每天蹲在電視機前不肯走,有人問起功課就支支吾吾。而現在的他們,不是外出打工,就是早早嫁人,無非眼前的苟且。

互聯網面前彷彿人人平等,但鄉鎮和城市依然是兩個平行世界。

/ 正在看抖音的小男孩(來源見水印)

儘管村裡人沒錢沒地位,他們的生活一地雞毛。但是,人活在世界上,總是渴望被瞭解的。

短視頻的出現,其實給這樣“沉默的大多數”提供了展示自己、參與社會表達的機會。

快手網紅“搬磚小偉”,日常工作是在山裡修仿古建築。平時他在快手上發自己的勵志健身視頻,也讀讀書提升自己。

到現在,他已經積累了186.2w粉絲,上過浙江衛視的《中國夢想秀》、江蘇衛視的《極限勇士》,現在通過銷售鞋子開啟自己的電商事業。

在許多人靠著打賞賺零花錢的時候,“本亮大叔”卻總喊粉絲不要打賞。對於他來說,彈個吉他圖個高興,並把快樂傳遞給更多人,他就非常開心了。

無數人在短視頻上展現個人生活,可能低俗,可能粗糙,可能細小,可能卑微,可能魔幻,也可能勵志。

而這些,也許就是你所不知道的另一個真實的世界。

/ 就算你上過哈佛

你也不一定搞得定短視頻 /

對新鮮事物是否接受乃至上癮,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自由選擇。

很多人,正在通過短視頻吸收資訊。

家有貓主子的奎尼,刷到最多的是各式萌寵;

一直想學外語的海薇,關注了一大堆留學生、歪果仁博主,瞭解了不少異國文化;

吃貨璐璐,每到飯點就一邊啃外賣、一邊對著美食教程放星星眼;

……

有一顆對世界好奇的心,在哪裡你都有機會增長見識。

/ 抖音上不服老的時尚老人家

很多自恃的“品位”和“內涵”,可能是人們面對新事物時候的傲慢。

永遠高唱“陽春白雪”,堅決不聽“下里巴人”——如果始終固守熟悉的領域,其實也是在縮小自己的舒適區,越活越小器。

在影視劇剛剛興起的年代,許多“有原則”的藝術家是不屑於參演的。然而,世人所記住的,恰恰就是他們在影視劇中的形象。

提起演員呂齊,人們會想到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的陳主編,而不是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

提到演員朱旭,人們會想到電視劇《似水年華》的齊叔,而不是蕭伯納話劇《芭巴拉少校》;

提到演員董行佶,人們會想到電影《廖仲愷》,而不是話劇《日出》中的胡四;

……

/ 演員呂齊在《編輯部的故事》中飾演陳主編

今天,這個鄙視鏈已然降級,在影視劇之下,多了一層小視頻。

可是啊,你以為抖音、快手是你想玩就能玩得好的嗎?

前麥肯錫合夥人Alex,曾在快手上花過不少時間,也砸過不少錢。

他本想靠自己的修表技術吸粉,但他最火的一條視頻卻是高鐵上的隨手拍:乘務員為熟睡的旅客蓋上毛毯。

/ 除了這一條達到近50萬播放量,Alex其他視頻的播放量基本都是幾千幾百

路sir覺得他的快手ID特別有深意——“上過哈佛算什麼”。

是啊,上過哈佛又怎樣?世界上還有很多精彩等著我們去挖掘呢。

十幾年前,我們把互聯網視為洪水猛獸,但90後還是安然長大了,不但一點沒垮掉,還成了非常有擔當壓力也巨大的一代人;

今天,我們將抖音快手這類短視頻平臺視為網絡毒藥,但誰說這一屆00後就註定是深陷其中扶不起的阿斗?

當一個人在無理由diss“抖音快手”的時候,也正是對使用者的一種精神上的打壓。

而在互聯網時代,言行上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被廣大鍵盤俠圍攻。這與過去人們對罪犯的當街羞辱,似乎並無二異。

為什麼這一“傳統”會延續至此?公開羞辱他人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如果不幸遭到這樣的攻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路上讀書】小程序,讓作者在《千夫所指》一書中告訴你答案。

3天內收聽免費

來留言區聊聊

你怎麼看待

層出不窮的短視頻平臺?

注意啦!

有個小公告麻煩各位書友留意一下~

(PS:iOS系統需要購買VIP的話

撰稿|Hedwig

排版|Hedwig

封面|網絡

-

看文章

微信公眾號|一點資訊|今日頭條|知乎|網易蝸牛讀書|搜狐|企鵝號

聽音頻

路上讀書app&小程序|微信讀書|喜馬拉雅|十點讀書|蜻蜓FM|鳳凰FM|華為音樂|網易雲音樂|今日頭條|噹噹雲閱讀|百度閱讀|百度傳課|百度愛聽|小米音箱|小米電臺|多看閱讀|有書共讀

沒看夠?

長按二維碼關注路上讀書

戳鏈接回顧一週熱文

穿越到古代,學這些專業的人更容易暴富

你想多了,《西遊記》其實是五個假釋犯人的贖罪故事

城市青年的無聊,是小鎮青年一輩子夠不著的奢侈

路上讀書長期對外徵稿

一經選用 稿酬優厚

郵箱:lushangdushu@auto-learning.com

如果你也不喜歡戴“有色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