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舊城裡,大安長堰塘邊的長髮竈!

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地方不僅漸漸變了模樣,地名也隨之消失或更改。如果沒有燊海井這個自貢地標,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還有長堰塘這個名字存在。長堰塘雖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旁邊的長髮灶依舊保持了原來的模樣。

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位於大安長堰塘,這也是現在讓長堰塘這個地名最出名的地方。

燊海井路這個路口便是當年長堰塘的具體位置

長堰塘一帶剩下唯一堰塘——荷花池

向右上荊花灣,向左便是長髮灶。

長髮灶顧名思義與自貢鹽業緊密相關,可以推斷當年這一帶也是井灶眾多。現在的長髮灶沒有了過去的熱鬧,但路面依舊被汽車佔領。

長髮灶右邊緊靠荊花灣的山體,很多房屋都是依山而建,高堡坎是一大特色。

平整的公路早已千瘡百孔,曾經高大上的水磨石牆面房子也變得陳舊。

建於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大安青少年宮的大門,當年這裡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只是可惜大安少年宮沒有存在多長時間。

曾經的少年宮有大樓、游泳池和大草坪變成了燊海井路和護坡帶。

老屋上的那一片雲

這裡居然可以遠眺到燊海公園

這是大安鹽廠曾經的一個車間

原來的車間大門早已封閉,拆遷標語格外醒目。

21世紀初在這裡建造的住宅小區

5路、31路公交車的終點站,原來這裡好像是一排平房和大壩子。

大安鹽廠的車間也早已完成變身

長堰塘加氣站

這一排整齊的老房子基本沒有變化

這棟大樓是曾經的自貢市恐龍飲料廠,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這裡生產的飲料、汽水和冰糕!

恐龍飲料廠雖後來幾經易主,但大門原貌依舊。

恐龍飲料廠對面是大安區白沙磚廠,後來又轉產包裝箱和多效肥。

這兩個工廠位於長髮灶巷尾,曾經的繁華已經褪去,只剩下孤寂的老廠房。

長髮灶通往涼水井路邊的長明集團生產基地

這條是通往燕子山的山路

時光荏苒,長堰塘已經消失,長髮灶也褪去繁華。也許這裡不久終將消失,或許沒有人生活在這裡,但對於在這裡生活和工作過的每一個人都會有一份難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