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异样的“年味”

“年味”和寻找“传统年味”,是节前各类媒体讨论最多的话题,乃至于很多人把央视“春晚”、“贺岁大片”这类现代元素都硬生生地拉进了“传统习俗”的行列。2018年春节的过程演绎再次证明,当下的“年味”异样了!通俗的回复话语是:“过年不好耍、春节不好玩”。不好耍、不好玩的异样“年味”,是由“都市空城计”、“餐馆年夜饭”、“高速大堵车”、“景区大爆棚”、“商家猛宰客”构成的。

“都市空城计”是从节前的十天半月就开始了。在全国一线大都市和省会城市生活打拼的人们,说什么都要返回故乡故土。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的是,原先只是年青的个体返乡,而今逐渐演变成扶老携幼的全家迁栖往返。此时,心情最糟糕的群体应该是经济实体的老板们,员工的心绪早已放飞在了归乡之途,工作状态涣散、岗位任务不好安排,赚钱的时间被假日驱散了,老板们为愿不要“过年”。“都市空城计”让大街小巷平常的车水马龙一夜之间变成了轻风雅静,而城市原乡人一下子倍感寂寞,又万分珍惜这难得的安逸。

一桌好酒好饭好菜承担着“守岁”的职责,所以“年夜饭”本来是要从除夕的傍晚一直吃到初一的早晨。但而今的“年夜饭”大多不在家里自行料理,众多家庭的团年宴都改在了餐馆聚会,想在别人屋里“守岁”自然是万万不可以的。所以,腊月的尾声,城市乡镇的餐饮营生兴旺,团年的顾客们预订、坐等、排队,一桌餐食至多享用二、三个小时就得起身让位予下一轮的家庭。“餐馆年夜饭”自然谈不上什么“年味”,往往成了一种过年的程序。

“高速大堵车”本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没想到冲上了媒体头条的是“海南琼州海峡大堵车”,紧接着就是粤琼两省热议是在海峡两端架桥还是挖隧道。其实国内的干线公路大概只有台湾省不太堵,其它省区高速概不例外。仔细留意了一下,道路堵车并非本身的通行能力有多么的不足,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大假期间上路行驶的并非都是“老司机”,而是新手、“黄棒”和“公路流氓”太多了。也许就是你抢我塞的轻微擦挂,就可以堵上10公里。

媒体报道说今年的“景区大爆棚”四川又抢了头一名,此统计应该很真实,热门的景区景点大家都会蜂涌而去。还没出门,就听说西岭、峨眉不卖门票了,锦里、宽窄巷挤不下了,自贡城里停不下车了……现在的游人都聪明,初一到初六四处人潮如海,干脆初七、初八再补游,哪知“聪明人”太多,给一些景区制造了一记“回马枪”,又让部分景区喜迎二次“旅游高峰”。这才是今年春节旅游的新特点和新亮点。

“商家猛宰客”也不是新鲜的话题,反正出游、出行的人们总是心甘情愿地花钱卖罪受,那就莫怪节假日仍“坚守岗位”的商家、店小二。商家借“人流”宰客有多凶猛,上一个实例:重庆大竹林(新的商务区)150元消费一顿中餐,大碗的肉食吃滴舒舒服服还要打包;在自贡恐龙博物馆(热门景点)对过的“小吃区”,点碗豆花、随便喊两份“民工小炒”,160元吃得赶盘子里的油汤汤。

实际上,追根溯源,记忆中的“老年味”是建立在农耕文明自给自足时代,生活物资供应相对馈乏经济困难时期的基础和条件之上的。在这全民生活基本小康的今朝,“年味”必然是异样的,不用刻意追求或找寻;新的年味还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