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層做信訪|在平凡的崗位上追逐人生夢想

夢想,是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動力,夢想,是一個人前進的方向。作為一名信訪幹部,我的夢想就是在信訪工作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增才幹磨意志,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為街道的發展增光添彩,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記得在今年3月13日機關學習觀看了影片《我不是潘金蓮》,心中百味雜陳。影片講述了一個普通的中國式上訪故事,情節看似簡單實際又不簡單,片中女主角李雪蓮因為丈夫的背信棄義,導致她失去了孩子和曾經幸福的家庭,心中的傷痛、憤懣無法排解,前往法院尋求她所認為的公正,卻沒想到引起了長達十幾年的上訪,由此不僅斷送了自己的半生,也改變了與此牽連的一批人的命運。結合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信訪問題,我為李雪蓮式的悲劇感到悲哀,希望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減少杜絕這類不幸事情的產生,讓我們的社會少一些李雪蓮。

唐某某,三星一組村民,因不同意土地流轉和村裡產生矛盾,前年和同組村民在市級平臺上訪,且多次赴區上訪,是公認的難纏戶。前年臘月二十八和去年夏季經調解後,調整的土地到位,損失補償也到位,照理說應該沒問題了。但自年前前幾天,唐某某接連打電話給我,聲稱還有矛盾未解決到位。一天晚上到他家去,經交談,總體感覺是他對村裡缺乏信任,心中不踏實,想要個清清楚楚的東西,臨走時我也答應年後一定幫他處理到位。3月13日上午再次去三星村處理唐某某土地流轉後續矛盾。唐某某提出,流轉部分面積要寫明確,調整後地勢低的1.7畝田塊如受澇欠收要賠償損失。經過一個上午的磨合,村也經討論認為要求基本合理,雙方都認可後簽訂了補充協議,唐某某再次信訪一事至此暫告一段落。但如果沒有多方面長期的跟蹤和心理疏導,也許不久唐某某還會有什麼事情的。

從這件事中我看到了這幾個問題,一是街道、村居各級組織加快土地流轉發展現代農業這是一件好事,但為什麼個別群眾難以理解呢?二是唐某某維護合法權益沒錯,但為什麼要一再通過上訪來解決問題呢?三是基層調解組織為什缺位呢?背後的主因,關鍵的根子可能主要是:1、基層工作宣傳發動不夠。我們基層工作人員通過會議、學習已被先進了,但是我們的群眾卻未能同時進步,因此加強基層宣傳工作刻不容緩。2、尊重普通群眾的民主與法制權利不夠。群眾的民主法制意識增強了,但基層組織和工作人員的意識工作方法卻未能同比增強。我們的基層工作人員可以在眾多的紅頭文件、大道理外,也可以在本職工作之外,不厭其煩地把工作做得再細緻一些,把工作做得再延伸一點,要減少臨時抱佛腳,把實事做實,好事做得更好。3、基層部門機構發揮作用不夠。基層人少、事務繁雜,要應付上級那麼多條線部門,導致一些機構職能名存實亡。村民議事會、群眾代表會要真議事、說法講理,讓每一位群眾有發表意見的地方,現實中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阻止上訪並不鮮見,把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也許會事半功倍。

工作中超常規、講速度,同時也要求得群眾理解和支持。工作貫徹過程中出現矛盾分歧可以理解,但事前事後工作不能停,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不要做假、大、空的事。我們基層每一個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要擔負起責任,在群眾需要我們挺身而出的時候,毫不猶豫、責無旁貸地全力履行自己的義務,並在承擔義務當中激發自己的全部能量,它是一種責任,一種自覺,更是一種境界和修養。(伍佑街道 祁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