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女孩用椅子当腿,身高只有0.8米,渴盼去北上广转一转


李遇好是一位大山里的农村女孩,身高只有0.8米,是河南省栾川县谭头镇断滩村人。由于先天双手扭曲、左腿畸形,从小打大,遇好只能依靠椅子充当左腿,辅助右腿走路,被大家称为“椅子女孩”。为了女儿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父母给她取名叫“李遇好”,希望她可以有一个幸福而美好的归宿和未来。如今,28岁的遇好也渴望着遇到一个对的人,渴盼着去北上广等大城市看一看,她不想一辈子都窝在大山里,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啥样子。


从小到大,李遇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常年依靠打工为生,很少有时间照顾她,也因此,遇好和爷奶的感情好过和父母的。
虽然自己身体不便,但李遇好是一个人美心更美的好女孩,她不愿意让自己成为家人的累赘。遇好清楚地知道:即使亲人对她再好,也终有离开的一天。她告诉自己必须要身残志坚,学会自力更生,要坚强面对生活和未来。
李遇好和爷爷奶奶挤在一所废弃学校的一间屋子里。虽说很多无奈的时候可以“私不避亲”,但随着变成大姑娘后,遇好感到有时候会生活不便!其实在她内心深处,也渴盼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闺房和个人空间。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多舛的人生早坚强。面对命运和生活给自己出的一道道难题,坚强、乐观而崇尚美好的遇好选择了积极的一面,即使身体不便,她也尽量帮助奶奶做家务。对此,她笑着乐观地说:“奶奶岁数大了,我能干的尽量自己来吧,这样奶奶就这样多休息一会儿了!”。

长大后,遇好也像其她女孩一样变得越来越爱美,内心也越来越渴望更美好的生活。唯一的一部手机,是遇好认识、了解她生活了28年的村子以外世界的唯一工具。
李遇好的父亲常年在镇上打零工,母亲在县城当保姆,两个弟弟也在南方打工,一家人一年也难得团聚几次。对遇好来说,由于她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和爷爷奶奶的关系要好过于父母的关系,即使父亲在身旁,他们父女俩也常常无言以对。对遇好的父亲而言,最令他头疼的,也是她内心最关心的,就是女儿遇好的未来,虽然他和遇好的共同话题并不算多,但他内心一直渴盼着女儿有一个可靠而幸福的归属和未来。
如果你身在繁华喧闹的大都市,时间久了,你一定非常羡慕、喜欢大山里的清净、舒适和安逸,但对常年生活在大山里的遇好而言,那份田园的恬静常常是孤独和寂寞。步入大龄女青年的行列后,遇好也渴望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渴望能够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五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村里一位小伙儿伴从南方带回一幅十字绣后,遇好眼前一亮,她仿佛看到了无限的美好,当即,她决定绣十字绣来卖。

由于双手残疾,遇好绣起来要比平常人艰难得多,一天下来,手指和手腕就会肿痛,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她觉得,至少这样会显得自己还有一点用处。就这样坚持了四、五年,遇好一共绣了5幅十字绣,最大的一幅有1米长。但绣好之后,遇好却不知道怎么去卖。
遇好正在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吃饭,虽然自己吃的很慢,但她并不需要爷爷奶奶帮忙喂着吃,而是十分要强而独立地慢慢地吃,常常时爷奶吃完饭了,她还没有吃饱。很多时候,为了陪伴孙女,爷爷奶奶也吃的很慢很慢。
由于双手的不便,吃饭时,遇好也比正常人慢很多。
对遇好来说,长年累月一个人自己陪伴自己的日子太无聊太寂寞了。由于爷爷奶奶经常出门下地干农活,她只能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常常寂寞的自己跟自己说悄悄话。“太憋闷了,平日里爷奶干活去了,如果谁能陪我聊半天,我都会开心的不得了!”遇好这样黯然神伤地说。
实在没有办法了,李遇好也会尝试着走出家门,到处“走走”,只不过,在28年的人生里,她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村头的小河,可以说,她28年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大山里的村子。
从家里到村头的小河边,如果正常人走的话,仅仅只需十几分钟,但对遇好而言,却需要三个多小时。每次来到小河边上,她听着叮咚叮咚的流水,仿佛自己的烦恼也被流水带走。
爷爷奶奶年纪一天比一天老了,想到以后没有人照顾孙女遇好,年迈而白发的奶奶心疼的忍不住哭了起来。
如今,遇好常常面对院子不远处的层层群山,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亲眼看到天安门。她动情地说,希望等到那一天,残疾的手脚已不再成为束缚她心灵翅膀的绳索。编后语:祝愿遇好可以梦想成真!有时候,当我们还常常为内心很多得不到满足的欲望而苦恼不已时,其实回过头想想,什么功名利禄都是虚的,一个人首先能够健康而快乐地活着,这才是你来到人世的第一要义。敬请转发图集,关注上方“北疆记录者”,让我们一起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