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药监督,看看美国媒体都做了些什么?

从疫苗丑闻发酵的那天开始,中国国内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仿佛一瞬间都“活了”起来,一篇篇揭露报道层出不穷。但是这起丑闻从源头来看,是中国药监局审查出了狂犬病疫苗的造假记录,从而引出了长生生物其他儿童注射疫苗的问题,在这其中,中国媒体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对于医药监督,也许媒体可以做到更多,一家美国媒体已经做出了范例。

ProPublica标志截图

这家著名媒体就是非营利调查报道机构ProPublica。自从十年前成立以来,ProPublica已经获得了4次普利策奖。它采用的硬核调查+数据新闻方法,产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ProPublica网站截图

从网站的导航栏的“TOPICS”可以看到,“健康医疗”是其重点领域之一。

根据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的介绍,这家媒体有一个持续8年的跟踪调查“Dollars for Docs(付给医生的金钱)”。这个项目调查的是私人医生与药品公司之间的秘密交易。

根据2010年美国《平价医疗法案》,医药公司必须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他们与医生的经济往来。ProPublica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将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现在他们的数据库中已经收集了超过2000家医药公司、90万医生、近92亿美元的金钱交易。

ProPublica网站截图

自从2010年开始,ProPublica不断扩建这个数据库,直到现在。点击每家医药公司、每款药物、每家医院、每位医生就可以看到详细的细分数据。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从这个应用中搜索自己的医生从医药公司中收取了多少额外费用,以及方便地打印该医生在相关药物上收到的付款明细,作为自己就诊的参考。

除了像ProPublica这样的专业调查媒体,其他媒体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着“监督“的职责。

根据上海观察者网的报道,7月5日,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出版的《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了两篇文章,质疑美国药企研发与审核专家之间的伦理困境。文章指出,药企不仅与负责为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药物的医生之间存在着金钱交易,还常常给予那些帮助其药物获批的FDA官员以高薪职位。

《Science》杂志数据截图

根据2013至2016年对医疗医学中心数据的记录,Science整理分析出在2008年至2014年间,在参与批准新药生产的107名医生中,有66名医生在药物获批后都得到了药企给予的“酬劳”或“赞助”,金额规模超过了2600万美元。

当然,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在媒体占据了“监督“这一舆论制高点之后,对于媒体监督的底线和如何监督媒体就成了另一个重大的问题。就像英国《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就是媒体行为突破了道德底线的实例。

中国传播学博士厉国刚表示“媒体监督的底线是要维护事实真相,是哲学层面‘善’的原则。“为了维护这个底线,美国成立了FAIR (Faimess &Accuracy In Repomng),专门从事对媒体的监督。

根据杨国强发布的《美国媒体监督组织》这一文章来看,FAIR设有网站、资料库、与网络讨论组,是一个全国性的媒介监督组织。它的主要工作是针对媒介的偏差及内部的审查,并提供有具体资料做为根据的批判。FAIR自称,它要详细观察媒介的运作,以监督媒介是否边缘化了公共利益、少数族群的声音及异议的观点。

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当然,舆论监督的威力并不是来自新闻本身,而是来自新闻背后所代表的民意。而如何更好的代表民意,则是媒体需要扪心自问的事情了。(原标题:对医药监督,看看美国媒体都做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