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灶台、看无字天书 现实版“侯亮平”这样破案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王奇)今天是建党节。保持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除了与本人知法守法、心底警钟长鸣有关,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形成的威慑力同样功不可没。他们是一群现实版的“侯亮平”,工作中以身涉险,与位高权重的贪腐分子斗智斗勇。擅长和嫌疑犯“打太极”,以周旋的方式让嫌疑犯放松警惕,使对方摸不清他们的底牌,最后一击制胜。正是现实中的“侯亮平们” 敢于亮剑,才让官员们越来越不能腐、不敢腐。

起赃 “吃土” 灶台下挖出“宝贝”

反贪工作,除了要求韧劲,还需巧劲。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贪官赵德汉藏匿亿元赃款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现实办案中,山东济南检察官也曾遇到类似的案例。

《济南时报》曾这样描写当地检察官们破获的案件,在藏钱的手法上,不少贪官也是煞费苦心。在办理外地一名厅级干部的贪污案件时,相关证据显示,该官员将赃款藏匿在农村亲戚家中,金银财宝、首饰象牙被藏在泡沫盒子中,埋在院子里,上面再覆盖一层厚厚的煤堆。

冬天地面上冻,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的“侯亮平”们连续挖了几个晚上,才把东西全部刨出来。再次审讯后,对方又交代还有收到的购物卡,他们第二次赶去,在烧炕的灶台下,把铺的砖头一个个撬开,才发现埋在炕底共计30多万元的购物卡。风餐露宿、煤灰满面,就是检察官们真实的“吃土”经历。

依靠一张纸牵出职务犯罪案

检察官在破案时早已练就“火眼金睛”,不仅要发现看得见的证据,更要让“看不见”的证据自己说话。

在2017年7月18日出版的《检察日报》上,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刘伟峦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2015年,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检察院反渎局调查一起当地企业天宇公司未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官员涉嫌失职渎职案件。

此时,距离案发已过去10余年。海安县检察院办案人员从县国土部门调取到一张天宇公司缴纳117万余元土地出让金的票据,但碍于找不到来源,“无头”票据让大家一时陷入“票据疑云”之中。

后来,在办案过程中,刘伟峦从天宇公司老板吴正月柜子里看到一个纸袋子,上面写着“办证剩余材料”字样。他打开纸袋翻看其中材料,突然一张写着5遍“1179045.00”字样的白纸引起刘伟峦的注意,这应该就是前面所讲的那笔117万余元土地出让金的数额,而且跟凭证比对,发现字迹也一样,但为何要这样工整地写5遍呢?

于是,刘伟峦试探吴正月:“老吴,你还在家里练字啊,这张票不会是你自己写的吧?”这时,吴正月突然脸色一变,尴尬地回答道:“我怎么敢自己写,我的字并不好。” 刘伟峦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不久后对吴正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询问,心虚的吴正月倒也很爽快地吐露了实情:“当时我们公司没有钱缴纳出让金,就想到缓缴办证的方法。票据内容实际是我公司的会计填写的,印章是请托镇财政所加盖的,你们看到的那张纸就是会计在填写之前练习用的。”

取得这一证言后检察院倒查责任,先后确定原仇湖镇党委书记魏德平、镇长狄汉林等职务犯罪嫌疑人。2016年11月23日,海安县法院对被告人魏德平、狄汉林分别作出有罪判决。该案也被评为2016年江苏省十大反渎精品案例。

公诉孙政才的团队平均年龄35岁

在天津检察系统,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平均年龄35岁,却把“大老虎”孙政才送上了法庭。

今年2月消息,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孙政才涉嫌受贿一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经依法指定管辖,移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

在打虎的最前线上,“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的名头不小,在此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周永康,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等大案要案的公诉工作也都是交给该院完成的。

天津市检察系统以“公诉能力较强”著称,第一分院更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办案经验,据院方制作的专题片《我们的国家公诉人》介绍:从政策攻心到情感疏导,从辩法析理到去伪存真,从完善证据锁链到规范示证质证,这一套出庭支持公诉的系统方法,被高检院誉为“天津模式”在全国推广。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披露,负责办理大要案的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处,共有18名检察官,其中11名为硕士研究生,平均年龄35岁。这里还有一个“神”一样的检察官,他也是周永康案的公诉人——现任天津市监察委副主任的边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