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技术简介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由Barke 在1985年创立的一种在人颅特定部位给予刺激的新技术,是一种用于了解,调节和干预大脑功能的方法。其作用原理是将绝缘线圈放在头皮的特定部位上,当TMS刺激仪的电容器瞬间放电的电流通过线圈时,在线圈周围就会产生定向局部脉冲磁场,这个局部磁场会以与线圈垂直的方向透过头皮和颅骨,进入皮质表层的一定深度(一般穿透深度可达2~5cm,具体深度与线圈设计、脉冲磁场瞬间强度等因素有关)。电流强度的快速交变形成脉冲磁场,脉冲的磁场导致在皮质表层的神经组织中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继发性电流可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兴奋或抑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指在某一特定皮质部位给予重复刺激的过程,由于电磁转换的瞬间性特点,出现继发性感应电流的频率等同于刺激线圈的磁场变换频率参考文献。高频刺激(大于等于5Hz)时,可以易化局部神经元活动,提高大脑皮质可兴奋性;而低频率的刺激(小于等于1Hz),可以抑制局部神经元活动,降低大脑皮质可兴奋性。rTMS不仅直接影响刺激区域的皮层功能,也可以间接影响相关的皮层功能区域,实现皮质功能重建,而且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在刺激停止后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是重塑大脑皮质局部或整体神经网络功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PTW:中国医师协会电休克与神经刺激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