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B機箱新高度——酷冷至尊 H500M 機箱上機秀

篇頭語

H500P我覺得是去年酷冷至尊發佈的最吸引人的一款機箱,即使當時我擁有C700P這款2017年酷冷至尊的旗艦,也擋不住我H500P對我的誘惑。通透的設計配以巨大20cmRGB光扇,稜角分明剛硬的設計語言與前代有著一定的傳承,不得不歎服酷冷至尊在中塔、全塔機箱設計方面的造詣。

酷冷至尊H500p從設計、用料、品牌方面來說對得起他千元價格,但是機箱這東西在乎個人的審美,所以設計外觀的評價因人而異,其實H500P最吸引人的就是兩個巨大的20cm的RGB風扇。

使用了大半年的H500P,除開前面板、頂板因為使用的是亞克力材質會有些磨損外,其他並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

另外,前面板兩側的濾塵網需要經常清理,不然會積塵。好在前面板非常好拆,我經常拆下來用水直接沖洗。

上個月H500P的升級版H500M上市,把RGB進階升級成了ARGB,並且在整機設計上做了進一步的優化,功能更強,外觀更科幻,但是價格也增加了500元,與H500P同臺銷售,其實說H500M是H500P的升級版並不貼切,應該說H500M是H500P的豪華版。

看了那大大的ARGB風扇之後越來越欲罷不能,這可是市面上第一款ARGB機箱!在經過一段時間糾結之後,決定把H500P出掉,更換H500M!

下圖是H500m裝好之後的效果,在開始開箱之前我要和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RGB什麼ARGB。

RGB光效系統主要以各個廠家標準為主,除開技嘉使用的是WRBG 5針RGB接口外,大部分廠家都使用的是5050的標準RGB接口。使用這樣的RGB接口的RGB系統被我稱之為老的RGB系統,使用這樣接口的RGB設備在一個時間段內只能顯示單一顏色。

ARGB的“A”代表“Addressable”可尋址可編程的意思,也就是說採用ARGB系統的設備每一個發光點都是相互獨立的,可以同時顯示不同的顏色,ARGB使用的是4針缺1針防呆接口。

板卡廠家中最先支持ARGB系統的來自ASUS的AURA SYNC神光同步系統,2017年出的部分高端的ASUS ROG中高端主板已經開始支持ARGB,不過近期大部分板卡廠商的部分中高端新產品都已經對ARGB開始適配。

好了,先不說那麼多廢話,開箱的時候再慢慢嘮。

開箱

作為一款加強版的H500p,必然少不了和H500P的對比,但是因為H500M在各個方面做了升級加強的同時也提升了50%的價格,所以其實兩者如何選擇關鍵還是錢到不到位的問題。

H500M外包裝和H500P大同小異,沒有實質的改進,但H500M明顯比H500P重了很多,這是因為H500M使用了鋼化玻璃替代了亞力克的緣故。

MasterCase系列機箱手提袋->

H500M的外觀與H500P大同小異,看上去整體的骨架似乎並沒有變化,最主要是前面板和頂板相比H500P的規則梯形支撐架的設計更具有視覺衝擊力。

H500M的前面板相比H500P更加有視覺衝擊力,做工和H500P差不多,但是在IO接口部分換成了鋼化玻璃襯板,很顯檔次,大面積的鋼化玻璃再也不用擔心劃痕了。

關於前面板,之後我還會用一定的篇幅進行介紹,但是現在我們還是線看一下內部構造:

在機箱的內部,H500M增加了顯卡支撐架,這算是與H500P最明顯的幾個不同點之一。這個設計顯卡支撐架可以為用戶省去額外支出的同時還能比用戶另行購買的支撐架更加隱蔽,不損失整機美感。對於MOD用戶來說,這塊安裝支撐架的立板,也為水箱、水泵提供了絕佳的棲息之地。

在線上購買的H500M暫時不能定製側板銘牌,但是在線下通過經銷商購買可以申請定製一塊屬於自己的銘牌,暫時只能是英文字的形式,通過磁鐵吸附在電源艙蓋上。如果想展示電源,H500M這塊也是可以拆開的。

其實這款機箱的機關秘密還有很多,我還是用官方的圖片給各位展示一下吧:

機箱後部是14CM的無光普通的風扇,此處和H500P一樣,稍微顯得不太厚道->

足以安裝3個12cm或3個14cm或2個20cm風扇的上蓋->

電源倉是由多塊拼接而成,可以靈活組合->

機箱尾部和H500P的差異更小兩點在於支持顯卡立裝,不過並沒有提供PCIE延長線給用戶,整體材質與邊角處理和H500P處於同一水平,作為一款千元機箱這是應有的品質。

為了內部u構造越來越多的機箱將電源安裝方式進行了調整->

頂蓋的固定方式是與H500P不同的地方,H500P的上蓋和前蓋都是沒有剛性固定機構的,可能是考慮鋼化玻璃的特殊性,H500M增加了螺絲固定頂蓋。

拆掉螺絲之後才能揭開H500M的頂蓋,H500p此處是大面積鏤空,並非H500M的蜂窩鏤空。

下面是官方的冷排風扇擴展示意圖:

下面我說說H500M前面板。

標準的H500M前面板其實是鐵網,個人覺得整體效果也不錯,非常通風,相信對機箱整體散熱也是有好處的,只是很容易積塵。

不過不要緊,這次酷冷至尊為H500M準備了兩套前面板,除開鐵網的前面板還有鋼化玻璃,我相信,大部分人更喜歡鋼化玻璃的前面板,H500M的兩個大20cmARGB風扇在鋼化玻璃內顯得更炫彩。作為一個普通人,我自然也選擇將前面板更換成鋼化玻璃。

換上鋼化玻璃之後前面板乾乾淨淨漂亮多了,那麼會不會影響進風量?我覺得多多少少會影響吧,我沒有實驗過,但肯定不會對散熱造成本質的區別。

下面我們看看H500M的背面。

H500M的背面的側板和正面側板一樣,使用的是鋼化玻璃,H500P則使用的是鋼板,成本差距再一次被拉大。和H500P一樣,H500M採用了“蓋中蓋”的設計來隱藏線路,不過比H500P多了電源側的蓋板。

H500P的背面->

H500M的背面->

通過打開背面,我覺得自己恍然大悟,原來H500M的內部與H500P比還有更大的不同。除開支持USB3.1的接口外,還增加的ARGB控制器、兩個免工具的SSD硬盤位。

不僅支持USB3.0,還支持USB3.1->

安裝在電源擋板內側的ARGB控制器->

提供兩個ARGB接口->

開箱就到此結束了,小結一下:

相比H500P,H500M在內部做出更多合理化的調整,如果沒用過H500P可能還不覺得,作為H500P的老用戶,H500M做出的調整都是非常貼心的,更多更方便的硬盤位、永遠不會有劃痕的鋼化玻璃面板,更加炫目的ARGB風扇,USB3.1快速接口,顯卡托架等等,都是H500P上不具備用戶卻又需求的。雖然貴了500元,但物有所值。

裝機之前介紹一下我的配置:

主板和CPU我使用的是AMD Ryzen 線程撕裂者 1950x + Asus ROG Zenith Extreme。

散熱器用的是之前買的冰神G240 RGB,其實我覺得360可能更合適。

硅脂我用同樣是來自酷冷至尊的頂級硅脂——納米鑽石NANO。

在H500M的頂部需要安裝3個風扇,尾部也需要一個ARGB風扇來替換,所以我入手了一套酷冷至尊MasterFan MF120R風扇套裝,本以為和G240中的風扇不一樣,但是同時實際觀察,除開MasterFan MF120R風扇套裝中的風扇多貼了一個標其他沒什麼區別。

電源使用的海韻X850,現在這款電源已經停產,可以參考海韻(Seasonic)額定850W FOCUS+850FX 電源以及海韻 (SEASONIC) 旗艦金 850 PRIME ULTRA這兩款。

之前開箱的時候沒有介紹,H500M支持兩個3.5寸硬盤位,不過可以通過酷冷至尊的模組件進行擴展。3.5寸硬盤位隱藏在右側的蓋板下方,需要移除蓋板才能安裝。

H500M上除開一個2.5寸硬盤位需要工具安裝外,其他6個獨立的2.5寸硬盤位都是免工具安裝的,而且安裝非常方便,只需在硬盤上安裝4個腳柱然後直接插入預留的硬盤位置即可。

其他的機箱把所有的線全部鏈接好,就差不多大功告成了,但是對於H500M這樣的機箱,我還需要解決一個問題。

在ZenithExteme主板上,華碩僅僅給配了1個ARGB的接口,就算是H500M自帶的ARGB控制器也只有兩個接口,為了能夠滿足機箱內共計7個ARGB接口,我不得不上網去購買分接線

H500M自帶了ARGB控制器,而且可以通過主機的重啟鍵進行燈光的控制,但是我並不打算用這個控制器。

因為G240 RGB水冷中贈送了一個更高級的ARGB控制器,肯定有人問,為什麼不接在主板上?首先主板上ARGB接口本身也是不夠用的,另外,據說酷冷至尊這個ARGB控制盒以及H500M自帶的ARGB控制盒後期可以通過軟件來設置,並且可以“反制”主板的燈光效果,可惜現在軟件還沒出來……

這個控制器是帶磁吸功能的,所以我將他直接吸在了2.5寸硬盤位上。

ok,所有的線連接完成……凌亂得飛起,這讓H500M大側透情何以堪……

不過不用怕,我們不需要費勁的去理線,酷冷至尊教導我們:“不會理線?蓋上!”。果然,就算是理線大師也做不到如此整潔把!

雖然這樣水冷安裝會侵佔第一個PCIE插槽,好在ZenithExtreme主板是全16X的,插哪條無所謂->

不過這個顯卡支架就沒有起到啥作用->

因為ARGB的存在H500M整機比H500P炫很多,不過正如我開篇所說,機箱這東西在乎個人的審美,所以設計外觀的評價因人而異,因為文章的篇幅有點太長了,所以下面各位直接看圖片,在文章的最後我再進行總結。

篇尾語

雖然我非常喜歡H500M,但是在篇尾我還是要說一下他的缺點。首先H500M是一款非常重機箱,大量的鋼化玻璃增加了非常多的重量,使得它很是笨重,其次頂蓋與前蓋比之前都要更加緊固但是不容易拆卸影響清灰,還有就是20cm風扇因為太大了動平衡可能比較難做,在高速運轉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噪音,需要在BIOS中單獨給他做一套靜音的方案。

另外,雖然ARGB可以實現更豐富的方案,但是現在各家的軟件也不是非常完善,包括酷冷至尊和華碩都是這樣,其他家的更不用說,如果進行調色各位獲取的效果很有可能和5050普通RGB獲得效果沒有太大的區別,控制器除外。

除此之外,在新機箱出來之前H500M絕對是一款值得購買的機箱。酷冷至尊在機箱、散熱方面造詣已經是數一數二,機箱、散熱的更新速度也比其他廠家要快,原創度高,識別度高,價格適中,這也是酷冷至尊能保持在機電外設市場活力的原因。我真心期待大陸的機電廠家能多學習它們的精神,少一些模仿,少炒現飯,多一些原創多一些努力,早日實現板卡、機電外設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