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試和臨牀是動保企業的最佳發言詞|中國水產動保年會-調研⑥

-----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

水產前沿雜誌、中國水產頻道將在2018年9月17-18日,攜手水產動保監管部門、國內外權威專家、全國頂級水產動保企業,舉辦全國水產動保產業年會

前 言

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大發展,始於40年前的改革開放。也正是在這40年,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從無到有,從模仿到創新,從初創到現代,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最終發展成為產學研日臻完善,產值近100億的產業,累計為中國水產養殖業挽回的損失數以千億計,大大小小數千家企業參與其中,已然成為中國水產養殖業創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但我們又不得不同時說,這也可能是中國水產養殖業水最深的領域之一。進入門檻低、參與企業多、平均規模小、研發能力弱,從業人員魚龍混雜,概念炒作、假冒偽劣、打擦邊球的現像依舊存在,養殖用藥事故時有發生。繁榮與混亂並存,是中國水產動保行業的現狀。

當下,極端天氣日益增多,整體環境汙染日趨嚴重,老病害繼續施虐,新病害不斷出現,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環保監控的推行越來越嚴。作為為中國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的中國水產動保業,也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

壓力之下,近幾年,中國的水產動保業也開始發生大變革,一些傳統老牌的水產動保企業,藉助互聯網、渠道變革、服務升級與產品研發,萌發了新的活力,實現了華麗變身;一些新生的水產動保企業,以全新的顛覆式的姿態不斷湧現;近年來,作為塘頭服務的延伸,以海大集團為代表的大型水產飼料集團開始進入水產動保業,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與業績,受此鼓舞,越來越多的飼料企業開始進入這一市場。這些水產飼料企業有更強的資金實力與基層服務能力,也有更強的研發潛力。

毫無疑問,當下正是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內憂外患,在這樣的壓力之下,中國水產動保產業接下來將如何發展?傳統水產動保企業的出路何在?在環保、食品安全的雙重壓力之下,政府監管機構這兩年也在頻頻行動。如何加強行業企業與監管部門的順暢溝通,避免出現一刀切的極端情況,共同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水產前沿雜誌、中國水產頻道將在2018年9月17日-18日,攜手水產動保監管部門、國內外權威專家、全國頂級水產動保企業,舉辦全國水產動保產業年會,共同探討以上議題。會議籌備期間,我們拜訪了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氨必淨”產品項目經理鄧小敏

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鄧小敏(右三)

水產前沿:現在的水產動保處於什麼局面?

鄧小敏:動保這個名字是從畜牧而來的,但其實我們水產動保和畜牧動保之間有很大的差距。無論是用藥方法或是給藥途徑,水產與畜牧都是截然不同的。例如,現在水產動物用藥時常面臨浸浴效果不佳、注射效率低等問題。所以,企業如果直接照搬畜禽動保,依葫蘆畫瓢,這樣的做法弊端很多。

而且,現在我們水產行業對水產動物發病機理、營養研究等一系列研究都不夠深入。毫無疑問,在這種基礎研究較缺乏的情況下,動保企業開發創新產品是困難的。所以,我們水產院校應該加強基礎研究,同時企業積極配合科研工作,加強產學研結合,才能讓科研轉化更加迅速。

海友佳音專利牆

當然,企業也需要增加研發投入,構建自身的研發團隊,同時對新產品進行中試和臨床試驗,完善產品後才進入最終生產環節。像我們海友佳音就積極進行產品的中試和臨床,我們自身的養殖基地就是我們的產品實驗場所。海友佳音最新的產品“氨必淨”就在我們的海南基地和馬來西亞基地進行了中試。產品效果得到驗證後,才真正開始推廣市場。此外,我認為我們企業和學者都應該多到一線走走,更加深入瞭解養殖,分析養殖戶所需求的東西,這樣各個環節才不會和養殖脫節。

水產前沿:水產動保行業下一步應該如何發展?

鄧小敏:水產動保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規範化。如今行業中偶有傳出的非藥品使用事故就是“警鐘”,警惕我們水產行業需要規範化。無論是政府監管還是企業自檢,我們都需要一個規範或標準。但往往有些企業為了追逐利益,選擇了惡性競爭和渾水摸魚,這導致養殖戶的利益難以確保,也使水產動保在養殖戶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所以我們水產從業者都應該要約束自身,樹立行業全局觀,一同為行業發展而努力。

海友佳音榮譽牆

相關專題鏈接

和我一起加入

2018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年會!

支持單位

中國漁業協會水產動保分會(籌)

中國漁業協會水產養殖投入品分會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主辦單位

水產前沿雜誌

中國水產頻道

協辦單位

大北農神爽水產科技集團

廈門市科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昶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金牌贊助

清遠海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廣州利洋水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漁經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好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百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台州金湖機電有限公司

福建源正龍(金正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銀牌贊助

拜耳(四川)動物保健有限公司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綠百多生物開發有限公司

眾合發(北京)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漁生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廣州市利健藥業有限公司

廣州市魚來魚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惠盈動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塑集團浙江塑業有限公司

南京金土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江蘇祥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益鑫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雙螺旋基因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康農發水質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水世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百泰富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無錫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宜興市蘇亞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江蘇綠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漁美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支持媒體

工業化水產圈

海鮮指南

農牧前沿

網易新聞

今日頭條

鳳凰新聞

新浪新聞

騰訊農業

養魚世界(中國臺灣)

農牧世界(馬來西亞)

本文為“水產前沿”獨家稿件,版權合作,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未獲書面許可,一律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