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文明旅游的传播者、参与者!这十条不文明旅游行为必知

为提升市民旅游文明素养,维护城市文明形象,为全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近日,市旅发委组织志愿者前往创文挂联社区开展文明旅游志愿宣传服务活动。

据了解

志愿者在活动中向居民发放了《文明旅游倡议书》《文明与旅游同行平安与和谐共赢旅游十大不文明行为》等宣传材料200余份,倡导市民遵规范、守公约,提升文明旅游意识,争做文明旅游的传播者、参与者。

相关链接

旅游十大不文明行为有哪些?

1.整治损毁破坏文物古迹。整治游客在旅游景区(点)出现的打碎、涂抹、刻划、拆散、烧毁、挖掘等破坏文物或者名胜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或违法行为。

2.破坏公共环境卫生。整治在景区内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随地便溺、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未按照规定的地点、方式焚烧垃圾、倾倒污水、垃圾、粪便等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3.不遵守宗教民俗。整治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随意拍照,不尊重旅游目的地的宗教信仰、民族习惯、风俗禁忌等行为。

4.景区内随意攀爬留影。整治游客在景区内不顾劝阻、警示,随意攀爬雕塑、树木留影等陋习行为。

5.购票、参观、就餐时争抢插队。整治游客在购票、参观、就餐等环节违反旅游场所规定,不遵守规定出现的公共场所追逐打闹、争抢插队严重扰乱旅游秩序行为。

6.不听劝阻喂食、投打动物。整治在景区内不顾劝阻、警示投喂、投打动物,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的行为。

7.无视禁烟标志吸烟。整治在景区内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景区安全的行为。

8.违反规定露营野炊,危害景区安全。整治在景区内不按规定,随意露营野炊,危害景区安全的行为。

9.不遵守导示标志通行,破坏景区通行秩序。整治在景区内乱停乱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等破坏景区通行秩序等行为。

10.不注重个人行为,违反社会公序良俗。整治在景区内不注重个人行为,产生危害国家公共秩序、暴力等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