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路空荡到单双限行,1979到1990的北京老照片折射城市变化


1979年10月,天安门前的长安街,由于当年全市机动车不足8万辆,宽阔的长安街上过往车辆寥寥无几


1979年,北京饭店门前的长安街。
1979年,位于前门老火车站前的公共汽车站。
1979年11月,长安街六部口,交通队民警列队上岗,左侧为现在国家大剧院位置
1980年12月1日,天桥茶摊老人张启征正在协助交警义务疏导交通。
1980年12月22日,当时中国最大的三层转盘式立体交叉立交桥——北京西直门立交桥落成,那时,回家的路是多么顺畅啊。
1981年6月16日,交警首次使用车载雷达测速仪检测车辆超速
1981年8月4日,在沙河朝宗桥下首次使用酒精检测仪。
1981年,德胜门外马旬路口。
1981年12月,天安门正前方的人行横道
1982年,东长安街。
1982年,西长安街。
1982年2月,府右街南口岗交警在岗楼里瞭望,当年该岗被评为全市文明礼貌标兵岗
1983年,王府井南口,画面左上方是现在东方广场位置
1983年3月6日,六部口路口岗,交警在畅通的长安街上指挥车辆
1984年5月,场地桩考科目考试
1985年9月,位于崇文门路口的交通事故数字提示牌
1986年,长安街复兴门路口,机动车流与自行车流汇合,交通拥挤现象开始渐渐显现。
1987年4月1日,长安街首次安装路控系统。
1988年,交警骑自行车上街巡逻
1989年5月5日,北京首次实施在三环路以内部分道路按车牌尾号单双日行驶
最后一张,跨入到九十年代,1990年7月30日,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唐杰忠在礼士路南口和交警一起维护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