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路上的风景最美

7月 29日早上七点,我们一家三口从合川出发,历经七个多小时,于下午两点多到达梵净山江口镇,全程551公里。

第一天,开车状态极好。

到江口镇先找住宿。之前做过功课,携程网上关于梵净山周边宾馆民宿客栈铺天盖地而来,细数却所剩无几,已多数售罄,可见人气很旺。网上的“残羹剩饭”要么条件太差,要么价格太高,不敢轻易下订,只搜罗了三条住宿区域以备选择:江口镇沿途、寨沙侗寨、景区门口。沿途客栈不少,但老杨坚决反对入住,因为有不安全之嫌,所以一入江口镇就被排除。考虑入景区方便,直接驱车前往景区门口小镇,这里地面狭窄,酒楼客栈无数,显得非常局促。客栈标配一般在三百到四百,价格相对沿途客栈要贵了许多。看了几家民宿,之于价格老板毫无商量,毅然选择入住三公里外的寨沙侗寨。

寨沙侗寨不在景区主干道上,需在距景区三公里的民宿聚集区经横架于太平河的石桥右转一公里米即到。寨沙侗寨是一个侗族民居,后踞幽幽梵净山麓,前傍太平河的洌冽清流,侗寨古朴原始,环山相抱,绿荫浓郁,清溪侧畔,游鱼欢畅,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一到夕阳落山,人们三三两两来到寨前的太平河,或赏景,或戏水,寻奇石,觅游鱼,欢声笑语回荡山间,有入世外桃园之感。

我们选了观景较好,离寨门最近的“梵舍”客栈入住,幸得去时还剩最后一个房间。站在门前,绿树溪流尽展眼底。这里场院虽小,环境清幽,价格也居中,260块钱一晚是这里大多客栈的通价(少数观景极好房间宽敞的要三百多近四百)。老板会做生意,楼上住宿,楼下饭店,吃饭的地方不仅干净,很有丽江的小资格调,特别有风情。老板厨艺不错,菜品有特色味道好,挑食的我也忍不住给了一个大大的赞。住在这里不用开车去景区而白白花费几十元的停车费,老板来回接送,随叫随到。

临梵净山有感

高山侧畔小桥东,鱼跃清流戏欢朋。

余晖斜掩波光盈,客寄余情任晚风。

愚生攘攘惹轻尘,行之憺憺谁与同。

莲出泥淖犹可洁,菊问深山东篱中。

第二天,爬梵净山。

梵净山,山如其名。得名于"梵天净土",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武陵山脉的标志,其主峰红云金顶海拔2336米。

上山要借助观光汽车和索道两种交通工具。到索道站点有近十公里的盘山公路,这大概是我经历过的最惊险的山路,好些地方是四十度陡坡加急转弯,汽车转弯上行中一懈劲就会动力不足,汽车一直卯足劲在跑。司机面不改色,坐车人却惊骇不已,生怕一个闪失,汽车便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可怜的老杨不怕这惊险的山路,对直上直上尽览景观的索道却畏之如敌——他有恐高证啊!为了我和孩子,还是抗着高压勇向“虎山”。我们在索道上欣赏风景的奇胜,老杨却紧闭双眼全身疆硬地坐着,紧张得汗水真流,真难为了他。老杨是个实在人,不懂得诗情画意风花雪月,于他而言,出门旅游不如待在家里吹空调,但为了迁就家人,他毫不犹豫地跟我一路向前,这种迁就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我们世俗之中追求金钱名利,都不过是身外之物,转眼易逝,而家之和谐幸福才是相伴终身能让人心温暖的财富。

从索道下行站口到山顶,要攀爬一段陡峭的石梯,几步一歇才勉强到山顶广场。有人开始感叹“一览众山小”,大概还在梦游中,山下云雾弥漫,哪里还能见到“众山”?倒是云雾之上,山峰时隐时现,跟游人玩迷藏似的,谷风凉飕飕地一袭,整座山也便在雾里了。转眼间,雾又顽皮地跑到山后,这时的景最美,一半山一半雾,山、雾相融,或浓或淡,宛若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个人觉得梵净山最大的玩点不在看景,而是登山。以登金顶为主,梵净山的胜景也在此。有人说:不登金顶,就不算来过梵净山。这话一点不假。

金顶又分新金顶和老金顶,老金顶开放不过三四年,上下一条道,山路又窄又险,常常等三四十分钟才能过一个隘口。我们等了十来分钟,上行的人排了老远,下行的人还依然不断,老杨没有耐性,我们就放弃了,把充足的时间留给最精华的去处——红云金顶(新金顶)。

红云金顶是武凌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336米,因其晨间常见红云瑞气环绕,故得其名。远眺金顶,恰似农家蒸饭用的甑子,又像云海中高高耸起的一只巨大的惊叹号,四周悬崖峭壁,奇险无比。老杨恐高,今至于金顶,已属不易,再要他攀援顶上是万不能为之,于是留守山上广场,我和小杨继续向金顶最高处冲刺。攀登金顶,需由右侧沿从绝壁上凿出的狭窄石蹬,借助铁链,手脚并用才能攀援而上,倘若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每上一级都非常小心,总要确定两手抓紧了,脚下踏实了才放心往上一步。一个工作人员在转角处不停叮嘱人们注意安全不要照相。哪还有机会照呢?有心也没胆啊!斗胆往下望一望,除了人头便是万丈深渊,两腿一软,心跳随之加速,必须保持镇定——心里思忖着,两手抓得更紧了。前面的儿子手脚麻利,看似轻松,爬几步又停下看我,生怕没跟上。险峻之势,脚下大波人悬半山腰上,不容谁停留太久。不知哪来的勇气,我竟一鼓作气攀了上去。快到山顶时要走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近十米长的“扇形石梯”,站在石梯高处往下望,如同一把半合的镂空扇子立在山石上,十分有趣。

站在山顶远眺,浓雾成片成片地快速游移,大有铺天盖地笼罩四野之势,时而淹没这座峰,时而吞噬那片山,群山或隐或现,害羞似的遮遮掩掩,要想赏其容貌,必得耐心等一等,即便等到芳容再现,时间也非常短暂,常常拍照不及,云雾又聚拢来了。

山顶并不是孤立的一峰,被一裂缝一分为二,由一座天桥相连。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庙后各立一两米来高的层理岩石,此外无他物。有个词语叫“登峰造极”,登顶之前,大概心里都描摹着一片奇胜美景,不求“一览众山小”,但求放眼是胜景。登顶后呢?真的能如愿以偿吗?其实非然,你煞费苦心到成功登顶了,才发现一切并不如想像的美好,于是要么失去动力,要么一山望着另一山高,因为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所以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就像攀登金顶,我们心怀美好的希望克服种种困难,咬紧牙关坚持向上,越往前一步,美好便多一分。一路上,我们艰难且快乐着、希望着,享受着挑战带来的愉悦,那种愉悦只有在艰苦付出之后才能感知。

如果你问我梵净山哪里最美,我的答案是:路上的风景最美!

本来决定在梵净山住两夜,回到客栈时才下午四点左右,去张家界还来得及,于是退房直接赶往张家界景区市区。

建议一:入住寨沙侗寨,依山傍水,可玩可赏,是极好的避暑胜地。

建议二:带泳衣

建议三:提前购票,山上容量小,限制了游客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