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畫丨打臉中國父母: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素描——白黑之間的經典

水彩——追求絢爛的夢幻

塗鴉——永恆的自我個性

孩子天生白紙一張,你畫花他就開花,你種瓜他就結瓜。

01

自己沒做好,拼命逼孩子

你的健身器材在牆角扔了快十年,蜘蛛網都更新好幾代了。

你覺得很正常。

但是你兒子不練琴,你不能忍,你覺得他好過分。

講不講道理?

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重要。

孩子都不傻,都能在冥冥之中明辨真偽。所以他們更傾向於模仿家長的行為,而非聽信他們口中的道理。

你懶惰浮躁毛毛草草,你希望孩子勤奮自律樣樣都好,怎麼可能?

要求孩子之前,先做好你自己。

02

一點不可愛,還抱怨孩子不愛你

不賴孩子,就賴你。

03

自己哪兒都對,錯全是孩子的

一出事兒就劈頭蓋臉罵孩子。

從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期望沒道理。

就算意識到自己錯了也必須強詞奪理。

仗著自己是大人,欺負小孩嘴笨說不過你。

這種幼稚、虛榮、不講理的父母,必然遭到孩子發自內心的鄙視。

到他對著你呵呵那天,你可別覺得冤。

04

讓孩子為不幸婚姻背鍋

口口聲聲愛孩子,其實並沒有給孩子提供真正美好的生活。

連“不當著孩子面吵架”這種小事都做不到。

婚姻搞得無可救藥,還死拖著不離婚。

明明是因為自己懦弱無能邁不出這一步,還非得一口咬定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忍辱負重。

其實這種雞飛狗跳苦大仇深的家,再完整又有何用?

孩子不稀罕。

真為孩子好,你要麼經營好這個家,打理好夫妻關係,別天天冷戰熱戰,讓孩子心驚膽戰。

要麼乾脆離婚,大家都清淨。

自己不敢離就大方承認,別拉孩子背鍋。

否則最後那句“還不是為了你”,也夠孩子受的。

孩子何辜,小時候日子一團糟,長大了還得揹著一身罪,招誰惹誰了?

05

熱愛養巨嬰,樂此不疲

一般來說,西方父母會認為孩子18歲以後就是大人了。

但中國父母永遠覺得自己的孩子長不大。所以事無鉅細要照顧,大小要求要滿足,三四十歲的人了,打個噴嚏你還是立刻去給他找外套。

一個人被呵護得這麼嚴實,他怎麼獨立?

所以巨嬰遍野。

而幾十歲了還什麼都讓媽媽做主的男人,很難想象能在社會、工作、家庭中能有什麼擔當。

中國父母就是忍不了跟孩子分離。

可孩子必然得離開你,自己過日子啊。

不分就會畸形。巨嬰很醜的。

堅持讓孩子到什麼年紀做什麼事,是大部分中國家長欠缺的一節必修課。

06

總以為“那種事”孩子自己就能懂

要是孩子稍微大點,你買本青春期教育的書放家裡,基本就解決了。

這點事兒真沒那麼複雜。是我們大人想太多了。

07

強求孩子做聖人

你們夫妻倆不爭不搶和平友好,是因為你們早有準備,報紙買兩份。

要是就一份,你倆也得搶,對吧。

那憑啥要求孩子守著一個玩具互相謙讓不打架?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想象成聖人了。強求他們必須愛人如己高風亮節。

什麼你是姐姐必須讓著弟弟。

什麼對長輩必須有禮貌。

什麼好東西應該分享。

自己做的時候抓心撓肝,說孩子倒是雲淡風輕。

其實孩子天性都有自私自利爭強好勝甚至野蠻粗暴的一面,素質絕對不會比大人高。

你可以要求他們好好做人。但如果他們沒做到,你得知道,那才是正常的。

08

自己不正,還指望孩子不歪

孩子天生白紙一張,你畫花他就開花,你種瓜他就結瓜。

你的行為,就是勾勒他人生的筆。

裝的不算。真正影響孩子的,是你的真實面目。

所以,如果覺得孩子不理想, 先看看你自己什麼樣。

你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未來。

來源丨手繪達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