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推荐 菅原包则作

刀铭:菅原包則(帝室技芸員)(藤代鉴定)

刃长:19.8cm

反:0.0cm

目钉穴:2个

元幅:2.19cm

先幅:1.62cm

元重:0.51cm

时代:大正至昭和最初期 (1912~)

体配:身幅、元重寻常,刀姿优良,筍反短刀。刀身上刻有“敷島の大和心を人とはば朝日に匂う山桜かな”的和歌。

地铁:小板目肌,地沸附、地肌绮丽。

刃文:细直刃,帽子扫挂。

介绍:宫本包则原名宫本志贺彦,1830年生于伯耆国大柿的一个酿造家庭,是次子,幼时唤泽次郎。因仰慕平安末期的名刀匠伯耆安纲而立志成为刀匠,1851年拜横山祐包为师,七年后被横山祐包授予“包”字,切铭为包则,被鸟取藩重臣伯耆国仓吉领主荒尾直就征召成为藩工。后受有栖川亲王知遇之恩,为孝明天皇锻造佩剑,翌年受领能登守。参战戊辰战争,在沿途的大津等地也有锻刀作留存。由于明治废刀令的原因锻刀机会锐减,返回仓吉后以锻造农具厨具养家糊口,后取得锻造伊势神宫神包的机会被明治天皇褒奖,明治39年4月4日与月山贞一一起成为帝室技艺员。此后锻造大正天皇登基御用大元帅刀、孝明、明治、大正、昭和四代天皇的御用佩刀等。其长寿且刀作甚多,切铭有:菅原包则、宫本能登守包则、帝室技艺员菅原包则等。

后与羽山丹心一起研究洋铁锻刀的可能性,与同时期同为帝室技艺员的初代月山贞一华丽明亮且多雕刻的作品相比,其作品更加的朴实刚健。

凯业官网:www.k-swor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