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诗去侣行:古人诗词里的中国绝美风景,快看看你去过几个?


新疆天池。“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天池古称"瑶池",地处天山博格达峰北侧,位于阜康市南偏东40余公里,距乌鲁木齐市110公里。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


扎尕那。“迭山难忘白无边,雪积遥峰远接天”。扎尕那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被探险家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天堂之路最美的地方。
白马寺。“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交河故城。“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交河故城位于新疆吐鲁番市,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古琴台。“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古琴台位于武汉市龟山脚下,月湖之滨。据《吕氏春秋》、《列子》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于该处偶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回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史称伯牙绝弦。
莫高窟。“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张掖丹霞。“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张掖丹霞地貌群,俗称"张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组成。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 、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
栖霞寺。“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阳关。“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阳关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

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嘉峪关。“险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的美称。
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

夔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夔门,又名瞿塘关。瞿塘峡之西门,三峡西端入口处,是长江三峡中最窄、距离最短的地方。两岸高山凌江夹峙,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这里也是第五版十元人民币背面的风景的取景地。
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流芳后世。
祁连山。“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正是有了祁连山,有了极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区降雨才发育了一条条河流,才养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丝绸之路。

龙门石窟。“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高昌古城。“天地一呼啸,匹马又西风”。高昌古城位于今日的新疆吐鲁番地区,,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代,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被称为“长安城在西域的翻版”。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内地,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在高昌与高昌王结为兄弟,传为千古佳话。
爱晚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爱晚亭位于长沙市岳麓山半山腰的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代,原名红叶亭,后来根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二月花”而改名。爱晚亭与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题下《登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黄山。“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民间有俗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也是对黄山最好的评价。
襄阳古城。“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襄阳,湖北省辖地级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襄阳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