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连微积分都不会算,却对科学的尽头之类的问题侃侃而谈?

Dracula13


有些回答对这个问题持有异议,认为题主的这个问题问的不妥。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题主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重点应该是在后半句的“却对科学的尽头之类的问题侃侃而谈”。近几年来,在网络上兴起了一股“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科学的尽头是易经”之类的歪风邪气,宣扬这股邪气的人的的确确谈不上什么科学素养,知识水平也不敢恭维,连三百年前的牛顿力学也没学会就敢大谈特谈什么科学的尽头。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好像起源于朱清时的“物理学步入禅境”。朱清时在他的神论里讲到了“当科学大师费尽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发现佛学大师早已等在那里”,由此,很多人编造出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是佛学、是易经之类的歪理邪说,更有甚者还把这样的歪理邪说嫁祸到爱因斯坦的头上。老爱已经替神棍背了太多的锅。

若是一百年后的物理学会是什么样?没有一位物理学家知道。科学上的每一个结论都有严密的推导或实验,不会用想当然的拍脑袋去得出一个“结论”。所以,在对待一百年后的物理学什么样这个问题上,物理学家只能说不知道,更不会知道物理学或科学的尽头会是什么样,有没有尽头还不一定呢。凡是能够给出科学的尽头是什么什么的人,一定没有合理的推导过程,完全就是张嘴胡说八道。

张嘴胡侃科学的尽头是什么和科学家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正如李淼所说,“科学和神学爬的不是同一座山。”在神学的那座山里,他们不需要数学,不需要推理,不需要证据,不需要逻辑。所以他们不需要用到微积分,甚至连中学的数学、物理知识也不需要,但是不妨碍他们吹嘘科学的尽头是什么什么。

大谈科学的尽头是什么的人,十个里面至少九个不会三百年前的牛顿力学。


刁博


第一组词汇——民科,玄学鬼,神棍。

第二组词汇——秀逗,狂妄,无知,坐井观天。

大家一看见第一组词汇,就会立即联系到第二组词汇。反过来也是一样。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明权”。我们可以追踪调查一下“民科,玄学鬼,神棍”的发言动态,看看他们的口头禅是什么。然后,就发现了一些事实:这些人经常会把“科学的尽头是( )”挂在嘴上。至于( )里面是什么内容,各家各派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往里面填写就是。我们看见:

民科:科学的尽头是我的xxxx理论。

玄学鬼:科学的尽头是易经。

神棍:科学的尽头是xx教。

有时候,这三类人会合流,比如,他们绝大多数都支持朱清时,支持气功,特异功能等超自然。

那么,为什么这三类人会如此的“秀逗”呢?

现在的学校,只教学生考高分,只注重学生如何考试,而不重视培养思维方式。结果,就是学生除了考试,没有任何逻辑分析能力。一遇见胡说八道,就立即被其迷惑,成为一个傻蛋。

除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的欠缺,还有什么因素造就了这三类人的存在呢?

这得从精神病学去寻求原因。


怀疑探索者


有些人连微积分都不会算,却对科学的尽头之类的问题侃侃而谈,这叫无知者无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时候我们为了鼓励年青人质疑权威,甚至发明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等说法。但是,实际上如果初生牛犊遇到老虎,敢于嘚瑟,除了被老虎当美味吃掉,不会有其它结果。实际上这样做毫无意义。就像鲁迅说不良刊物对青少年的毒害是赤手空拳去老虎狮子出没的地方一样。而面对科学问题,如果你连基本的入门知识——微积分都不会,那么也是不可能谈出任何有意义的话题的,只能产生笑料。如同中国男足打不过巴西男足,你说你上去就可以力挽狂澜一样可笑。借用网友一句话,凭啥你觉得贴瓷砖需要专业人士,反而搞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是个人就行呢?

很多民科你让他算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都算不好,却热衷于探讨科学的尽头等问题。就是由于科学的尽头的问题难度很大,大到世界上也没几个人能解答。类似于50米高的杆谁也跳不过去,所以民科可以成功利用科学尽头的问题把自己和科学大家拉到同一水平线上。所以,他们可以兴风作浪。但是,他们的加入不仅不能对科研和科普有好的作用,反而误导民众和青少年。因此,我劝民科们还是要先刻苦学习基本知识,再去研究科学和进行科普!


地震博士


这样的人有很多,这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很多人连微积分都不会,但对科学的前沿很有兴趣?因为人类对未知世界是好奇的。很多人虽然微积分不会算,但他是有常识的,他的常识可以帮助他理解分析科学前沿的东西,而且科学知识本身就不一定要用到微积分。比如我说太阳的温度与辐射功率是4次方的正比关系。这就是科学知识,也不需要用到微积分啊。对大多数人来说,热爱科学是好事,这些人家里有孩子,他把看到的科学知识说给孩子听,孩子听了就提高了科学素质,以后对我们中国的科学发展有利。

其次,这是因为科学是有价值的。科学的尽头这样的问题虽然有点偏哲学。但科学本身是有价值的。比如你今天看了人工智能的文章,你可能就能理解机器视觉的程序与算法,作为一个程序员,也许马上就写了一个人工智能的软件出来,可以从笔迹中判断一个人的国籍。这个就是科学的价值。这些事情都不需要微积分就可以做。


潇轩


“连微积分都不会算”?这话说的!

题主认为微积分简单的可等同于1+1=2呢还是学好了微积分就能解决所有的科学问题?

看来题主的微积分和我一样学的不错,我曾考过100-1分,有种自豪感,但不得不承认,当年那些曾倒背如流的微积分公式已全交给老师去了,只能说,微积分只能训练人的一种计算思维,相比较“0、1”的数字技术它还是差了点。

说实话,微积分还是比较难的,即使现在,估计大学里在这门课上挂科的学生至少有五分之一。但不论是考一百分的学生还是挂科的学生甚至那些没学过微积分的人都有对科学的尽头之类的问题进行探讨、神侃胡吹的自由,娱乐嘛,有必要先微分再积分,最终得出一个终极真理?

我就不信,目前国内公认的很能侃的老梁就学过微积分,还不是天南地北、当今未来侃得头头是道,难道你瞧不起他,不喜欢听他吹大牛?

咱觉得,人嘛,还是要现实一点,尤其是大学生,不要以为你学了一两门貌似高深的课程就不得了了,就天高地厚了,哈哈!茶余饭后说个笑话还不行吗?

如果你实在想不通,觉得学了微积分就牛逼的不行的话,那不妨建议你,在应聘时问考官一句:你学过微积分吗?你那小样还来考我,靠!

哈哈,看老子不把你轰出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


远方的视像


看到了这个问题,就想到了另一个人――乔达摩.悉达多!这位绝对是在现代科学成立前的最伟大的民科和先知了。我也相信这位古印度北部国家的小王子没有学习过微积分吧!但并没有影响他对整个世界和宇宙有着多么精准的分析。他说无论看着多干净的水里,都有三千生命。那不就是微生物吗?他说大地就像印度古代的一种水果,而这种水果恰恰是扁圆形的。还有很多很多理论,在当时看来是神话,而在现今却被证明为科学结论。而这位伟大的民科根据他的理论创立了佛教!还有一个人,就是伟大的牛顿牛老爵爷。这位上的学校是教会学校,学的是基督教宗教迷信。一生想要证明上帝的存在。是位真正的基督教教徒!可是他却被成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伟大的物理学家,虽然从来没有学过微积分,可人家发明了流数术。这位难道不是民科吗?当然流数术的思想就是微积分的原理。所以他被成为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

我们不应该一概而论,认为没有学过微积分的就是骗子。微积分只是一种数学工具,一种能够解决曾经很难解决的数学问题。然而微积分的原理又和现在的量子力学存在矛盾,难道就证明量子力学就是民科?就是骗子?

人家感兴趣,无论学历如何,都可以参与讨论,这是人家的言论自由。说的不对,你愿意就指出来,那个地方错了,那个地方不能被证明。如果你不愿意,也就别理人家呗!为什么非得说人家没学过微积分就敢对终极问题侃侃而谈?你这叫歧视!再说,什么是终极问题?什么是物理学根本?以现在人类的知识水平来说,任何一位科学家都不敢说自己面对的是终极问题。还不是那些所谓的科普人士搞的鬼,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就跳出来解释什么是量子力学,什么是相对论。看到那些似是而非的科普作品就来气!


王晓强30


还是说文解字。我们常说知识,其实知和识还真不是一回事。知的未必识,识的不一定知。知道,知是知,道是道。知的不一定能道,能道不一定真知。不知而道就是“侃”,也就是“神侃”。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神侃是漫无边际的。人活不到一百岁,却能侃上下五千年。一个人的体积不到一立方,却能侃出“宇宙”,宇宙之外的宇宙。人在地球上只生活了一瞬间,却能侃出地球的产生和消亡。不懂微积分侃宇宙不新鲜,不知道自己明天死活却侃出来人类2032年灭亡。“科学家”侃还侃出个条条道道,老百姓侃哪还有边?不是什么真理,不值得争辩,“神马都是浮云”,一切只当笑谈。“眼睛一睁一闭就是一天”,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却都愿意侃侃而谈。


麻辣SC


这没什么不能的。对宇宙终极的问题,科学家并不比一般人知道的多。既然提到了微积分的问题,也可以说一说。微积分是牛顿和莱布尼兹发明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微积分的严格性始终没有解决,dx被严谨的人戏称作“消失的幽灵”。后来有人用ε-δ语言来描述这个“消失的幽灵”,其实,没有解决实质的问题,只是一个障眼法而已。这个问题直到有人构造出了超实数域才彻底解决。在超实数域,每个实数附近或两个实数之间都有无数的无穷小量,这些无穷小量大于零而小于任何正数。而在超实数域中除去这些无穷小量的数域就是实数域。这样,在实数域dx可以除去,才解决了微积分的严密性问题。那在这之前影响微积分的应用了吗?不一直在应用吗?

外来说一说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光速不变原理。光速不变原理的产生是源于迈克尔逊的实验。发现光具有波动性后(其实也不是波,而是螺旋式的运动),自然就有了光的传播需不需要介质的问题。当时,科学家们认为真空中有一种叫以太的物质,光就是靠它传播的。

为了验证以太的存在,迈克尔逊设计了一个利用光路实验来验证以太的存在。按当时的认为以太绝对静止的物质,地球围绕太阳以30公里/秒的速度运动,当时认为太阳是绝对静止的。因为运动是相互的,所以以太相对于地面也有30公里/秒的速度运动。那么,以太相对地球就有同等速度的以太风。这样实验中的光路就有光程差,因为光具有波动性,有光程差就会发生干涉而产生干涉条纹。按照迈克尔逊实验的条件计算,认为应该有0.4个干涉条纹,而实际上实验结果是小于0.01个条纹。这可以认为是实验的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是:要么以太完全被地球所带动,要么光速不变。

洛伦兹认为以太在地球的带动下产生了变形了,并按照以太变形的状态推导出了能解释迈克尔逊实验的公式:洛伦兹变换。但是这和当初假设以太绝对静止不相符,而且很多现象也解释不了。后来爱因斯坦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就能传播,真空中什么也没有,也就不存在以太完全被地球所带动的问题了,所以光速不变。这样爱因斯坦就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支持光速不变的还有一个双星观测实验。双星观测是这样:观察互相围绕高速旋转的一对双星,如果光速随着发光体变化,其中一个朝着地球斜向运动的星球,会有一段轨迹上发出来的光同时到达地球,这样,在地球上就会观察到一段光弧。但是,实际上只观察到一个光点,从而得到了光速不变。在狭义相对论里,空间和时间不在是独立于事物之外的绝对参数,而是参与事件中的可变量,而计算公式还是洛伦兹变换。

广义相对论有两个重要的基础假设:一是引力等效加速度,二是在可以任意变形(不能折叠)和任意运动的参照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相同。引力等效加速度是这样得出来的,爱因斯坦作了一个试验,但这个试验不是真实的在实验室里做的,是在大脑里想象的场景试验:假设有一个封闭的容器,里面有一个生物。当这个容器以均匀的加速度a做直线运动,和容器静止在一个强度为a的引力场中时,这个生物是分辨不出来的。因为所谓的惯性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只是跟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a成正比;而物体在引力场中所受的引力也只跟物体的质量和引力场强度a成正比,和其它的物理参数无关。所以可以得出:引力等效加速度。引力等效加速度的实质是:引力是空间尺缩效应的相对变化率。相对论的实质上是说:速度引起空间收缩,引力对应空间收缩的相对变化率。而爱因斯坦又把在一般参照系的运动方程用空间的本质量来表示,这样又摔掉了参照系的坐标,运动方程完全取决于物体的运动方式。

然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后来狄拉克提出了真空理论:真空是由带着负电荷负能量的电子排列成的,就是真空是电子的海洋,一切都掩埋在电子海洋里。正电子就是从真空里打出来的。现在科学进一步认为:真空是能量海。这就和当初爱因斯坦的假设不一样了。光不是在空无一物的空中传播,而是在充满能量的海洋里传播。不存在什么都没有的绝对空的真空。因为光在不同介质里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同一种介质里传播,介质的运动速度不同光速也不同。这样,光速不变原理不成立。光速是随着介质运动而变化的。那么就要重新分析迈克尔逊实验的结果了。

如果能量海是绝对静止的不能解释迈克尔逊实验,那如果能量海是完全被地球带动的,迈克尔逊实验也一样测不出来干涉条纹。

在流体力学中,分析流体的运动时假设:流体在物体表面的运动速度和物体表面的运动速度相等。计算的结果和实际上基本是相符的。参照流体力学的假设:能量海在地球表面上的运动速度和地球表面相等,也就是能量海和地球表面没有相对运动,迈克尔逊的实验是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所以观测不到干涉条纹。

但这样又不能解释地球和其它的天体为什么没有在能量海的阻力下停止运动。其实,宇宙中的一切都在旋转,在什么只有能量海是静止的呢?能量海应该也在同样的原理作用下旋转才对!每个天体和粒子都在同一种原理的作用下运动,那能量海在地球表面上的运动速度和地球表面相等也具有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也观测不到干涉条纹。同样也可以用能量海的旋转来解释双星观测的结果。能量海就像是以太的翻版一样,只是当初假设以太是绝对静止的,现在是运动的。

当初否定了以太的存在才得出来光速不变的。如果用声波了做实验,在不知道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也会得出声速不变的。由于光速是可变的,狭义相对论就不成立了。那很显然广义相对论也是不成立的。不只是光速不变原理不成立,引力等效加速度也是不成立的。

引力等效加速度是否成立,取决于引力的大小是否和质量成正比。引力的大小是否和质量成正比呢?如果引力和质量成正比

为了简化问题,先假设宇宙是一个球体和天体在大尺度上是均匀分布的。在球体内部的物体所受的整个宇宙的合力的大小,和宇宙的几何中心到该物体的距离成正比,方向指向中心。如果宇宙不是球形或质量分布不均匀,把宇宙的几何中心用质量分布中心代替,结论一样成立。如果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就会观测到天体运动的速度一边快一边慢。因为引力的合力随着距离增大,远离宇宙中心方向的速度快,指向宇宙中心方向的就慢。如果地球是宇宙中心,那天体围绕地球旋转的速度随着距离增大。这两种情况都没有观测到,那就是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不成立的。那爱因斯坦引力方程是否成立呢?爱因斯坦引力方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相比,在质量小的情况下可等效于牛顿万有引力。在质量大的情况下引力比万有引力定律大。那距离远的天体运动速度应该更大。所以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也是不成立的。至少所谓的万有引力不是长程力,距离太远的没有引力合力的贡献,才能解释现在对天体观测的结果。那所谓的万有引力也就不是万有引力了,距离远的就没有引力。其实,所谓的万有引力实际上是能量海对地球和天体的压应力。

还有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就是他灵机一动写出来的,他都不知道这个方程的物理意义是啥。解出来的解也没有具体的物理意义,只是很牵强说是电子云。又玄乎其玄的整出来什么一观测就坍塌等等怪事,其实,谁也说不清是啥。可以说现在的科学离真正的科学越来越远了。

当然,这里分析的很粗糙。因为宇宙空间的实际情况比这个复杂得多,也不是用现在的科学水平能解释得了的。


先生242470081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就是典型的民科风采。

物理学有两种,一个经典物理学。一个是量子物理学。

经典物理学组要是以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为基础的,当然他们两位的理论也是有分歧的,也不是完全统一的。

例如“时空”,牛顿的“时空”是分开的,时间和空间,牛顿认为他们是好无关系的,都是独自而绝对的。在牛顿的理论中,时间和空间是不会发生变形,扭曲的。

但是爱因斯坦的时空有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因为爱因斯坦从数学中得出的,把这种概念运用到数学中会算出很多有用的答案,所以因为这个也备受推崇,所以很多侃侃而谈的理论,都是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上成立的。

除了金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之外,还有一种叫做思想认知探索。更明确的说,虽然也属于物理,但是不在我们物理学的认知范围之内,所以不提倡人们去研究。因为对物理学什么意义。但是可以提倡人们去探索和思考,因为人类都渴望未知。

而提问者问的这个问题里就涉及到了这一点。

很多民科就把这个思想认识探索的范围,放在了我们经典 物理学中,只是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比如说,我们宇宙到底有多大,这个已经超出我们金典物理学的范围。说简单点,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可视宇宙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是我们的盲点,等于未知了。去谈超出这个可视范围外的宇宙,就是思想探索。

很多民科就喜欢侃侃而谈这种思想探索范围的问题,而且他还提出一些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作为依据,还想增加信服力,这是非常愚蠢可笑的。

科学是非常严谨的,但是也是开放的。所以你可以对科学发表自己的理论观点,但是不要坚持自己就是对的,或者一定让别人信服你。因为科学需要验证,你可以提出猜想,但是你要证明它,这才是理论。否则只能是猜想而已。

民科是我们国家的一大特色,以前民众对民科还比较尊重,但是随着大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民科在人们眼里已经成为笑话了。

民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执着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要打扰他们。


多嘴的聪明大叔


这个问题本来就存在问题,难道会算微积分的书呆子,也能知道科学的奥秘?

探索科学不光是靠知识,其实知识只是一部台阶,而不是通向宇宙的天梯,为什么现在的科学家在探索科学领域陷入了瓶颈的状态?这是因为科学家探索的方向给搞错了,现在已经进入到死胡同里面去了,不过现在的科学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有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样的说法。

神学,什么是神学?神学都是开悟了的大圣人写出来的超科学理论,是悟明了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与变化的,他们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凡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而触摸不到更深层的层面中去,所以才不能真正的了解其真相。

各个宗教中人是通过自己长期修炼才证得开悟这些果位的,而开悟也有大小之分,一般的小悟也能明白一部分宇宙间的真象,但是还不全面,还不彻底。小悟的人寿终后会直接上升到天上去当神仙,可以过3~5千年的快乐生活,一般的宗教教主都是在这个级别里面,他们还没有真正的脱离三维空间,而且还是在六道里面轮回,这与我们凡间人的区别不是很大,只是地位要高一点,生活要快乐一点,寿命要长一点。不过待他们寿终正寝后,也会堕落到我们凡间里面来的,这就是轮回的孽力,这是谁也逃脱不了的。

大悟就不一样了,逢是大悟的人都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这个果位就相当于菩萨的果位了,他们是超越了三维空间的,也脱离了六道轮回的生死之苦,可以直接去十一维次的空间,也就是说可以随便去众多佛陀的国土中,任由自己挑选。他们就能洞穿宇宙中所有万事万物的起始规律与变化,这就是与小悟的区别。

大彻大悟就更加利害了,他们就是众佛陀的果位,这里就不必多说了。

总而言之,现在的科学家,是没有办法与这些开悟了的大圣贤相提并论的,这根本就不是在一个层面上,这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现在的科学界,是应该好好而清醒的考虑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