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根金属杆,你的手表大概早毁了!

为什么要关注生耳?有一句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生耳就是细节,它是用于表壳和表带连接的部分或者是手表表带中间调节长短位置的那根钢棒,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现在,我们除了在一些特殊的历史表款、复刻表款上看见直接焊死的金属杆或者螺丝金属杆以外,百分之95的手表都是采用了一种“弹簧金属杆”设计。

这弹簧金属杆,英文名叫“Spring-bar”,中文又称为“生耳”;生耳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二头顶空生耳头(两个小金属棒)、圆直通(套管)、还有一根弹簧。

这根套管的作用原理则是依靠中间弹簧会推动作用两边的小金属棒往拓展,而金属棒则会受力卡在表耳的孔中,这样就可以固定连接表带和表壳了。

另外,在彻底了解这根“弹簧金属杆”之前先来了解两个相关的词汇。

穿耳:是指表耳上固定生耳的小孔是通透的,从表耳的外侧就可以看到小孔和孔内的生耳。

(常见于古董表)侧面看去就能直接发现洞中的生耳。

这种的穿耳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当时的表壳生产加工的水平,没有办法有内往外打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便于拆卸生耳。不便时只需要一根牙签往孔中一戳,即可压缩弹簧,使得金属棒往中间移动,同时退出耳孔,完成分离。

而一些表款为了让表耳侧面线条好看,所以改成了“密耳”。

密耳:和穿耳相对,表耳的小孔是半透的,只有在表耳内侧才能看到小孔,外侧看不到。但也加大了生耳更换的难度,已经不能使用简单的“牙签一戳”的方式,得使用专门的工具。

这个金属杆无论是用哪一种方式将怀表变成了更容易佩戴的腕表是一大改变、也方便了人们;但事情总有利有弊。

(表友常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手表生耳滑出来怎么办?

手表生耳不像表把一样有橡胶圈固定,很容易滑出来。所以建议使用生耳的表友可以购买螺丝胶,点在生耳插入的孔处,让它慢慢固化;一方面让其不容易脱落,也有一定的防锈作用。将来如要修理时,只要再增加30%推力即可卸下生耳。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容易脱落的手表螺丝上;效果不错。

问题二:手表生耳生锈断在里面怎么办?

生耳多是316L精钢材质所制作,也有便宜的304不锈钢材质,一般是不会生锈的;但是人在佩戴手表的同时,汗水侵蚀表带、生耳是必然的,生锈后生耳的抗拉性能下降2/3以上,所以有些表友甚至没有注意过锈了的生耳,有可能你一个甩手,手表就飞出“啪”地摔在地上。而碰到生耳生锈断在孔中,如果你没有把握将它取出(不给表耳造成划痕),还是交给师傅帮忙清理锈迹、重新安装新的生耳。

问题三:拆卸钢带,生耳都会给表耳内侧造成划痕吗?

当然,不熟练地拆卸手表生耳的方式会给表耳内侧造成划痕,甚至撬坏耳孔造成缺口,就算划痕隐藏在表带中看不见,不影响美观度;但也会生耳易滑出,影响手表的使用。

问题四:手表表链与生耳处有异响,是怎么回事?

有些表友在安装表带时会注意到,更换新的生耳处出现松动有异响;原因是手表是上插着生耳的孔过大,导致生耳两端挡着东西也安进去了一半。生耳两头是伸缩的、弹簧有虚位,很正常;如果不想送至维修店处理,可以简单买个小挫,挫下生耳两头。

问题五:祖辈留下的一款手表,表耳处发生断裂(感觉像焊接上的);之前并没有拿去维修过,这是怎么回事?

一些古董表的“密耳”是从内往外打孔的。技术鸿沟依然存在,于是厂家将表耳部件先打孔好,然后再焊接在表壳上。当然这种焊接表耳也有风险,比如意外断裂。

密耳的使用提高了表耳的美观程度,但也加大了生耳更换的难度,已经不能使用简单的牙签操作了,得使用专门的工具。

除了这些以外,虽说直接焊接金属杆在表耳处,但麻烦地就是换表带时,需要将原表带剪开再将新表带缝上。

在手表的日常佩戴或更换表带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答案就是:“快拆生耳”。

这种快拆生耳和普通生耳的区别就在于,快拆生耳有一个小栓子,通过这个小栓子可以直接压缩空心管里面的弹簧,而不是额外使用工具。

FPJ的快拆生耳,方便在没有其他工具的时候徒手换表带。弧形的设计更贴合表壳曲线。换生耳如果不使用专用的双头夹,而用小刀或者镊子容易划伤表壳。

徒手更换生耳带来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快捷更换表带,搭配不同款式的表带让一个手表展现不同的效果,女生很喜欢这个功能。

当然,现在不少品牌也推出了自家的快拆表带设计,LV、积家....但是这一类的表带虽然也方便拆装,但是因为款式特殊,就只能去官方购买原装表带,价格不菲。

快拆弹簧生耳这么好用,很多表友都好奇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

万万想不到,居然在一个世纪以前的1915年已经被Charles Depollier申请了专利。只是碍于专利权 和 成本的塬因,在20世纪的早期,各个品牌还是“坚持”使用焊死的表耳 和 螺丝生耳。

无论是老款的螺丝生耳、还是常见的弹簧生耳,而或是实用的快拆弹簧生耳,他们虽然都是两根普通的金属棒,但是其所处的位置使用频率极高,一旦损坏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之前见过表友因为生耳意外断裂、脱落而导致的惨剧,所以不会用这两根棒子,你的手表将时刻充满危险。

使用弹簧生耳或是快拆生耳需要注意的几点:

1. 最好使用原型号的生耳,特别是一些表头比较重的潜水表或大金表。因为其比较粗、比较结实;而非原装的生耳可能承重能力和抗拉扯能力与表头重量不符合,很容易断裂。

2. 一定要使用尺寸合适的生耳。表耳间的宽度和生耳的长度要匹配;生耳小的话,很容易划出松动,而大些则会出现卡住的现象(很难取出),可能需要暴力剪短。

3. 更换生耳以后,在上手佩戴之前一定要先用力拉扯表带,测试生耳是否已经完全插入进表耳内侧的孔洞里面

好了,今天的内容先到这里结束了,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