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热“爆”,市区凉快地儿,郑州人你一定要记着!


这一段时间,郑州太热了,动辄37、38度的高温,又烤又蒸。这里是郑东新区的商务外环,中午时分,正值温度最高的时候,再加上路边基本没有大树,CBD繁华之地,路面上几乎一个行人也没有,大家都怕热呀!


同一时间,市区的一些路段上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是人民路,高大的法国梧桐树遮天蔽日,浓密的枝叶在道路上方形成一条绿荫长廊,从阳光曝晒的地方走到人民路,顿觉清爽,这里既美观又凉快!
郑州的大规模绿化是从建国后开始的,特别是省会迁郑之后,围绕省委行政区附近,沿金水路、花园路周边,大量栽植法国梧桐,现在这些地方的行道树,很多都是那个年代种下的。炎炎夏日,从这些绿树成荫的地方走过,更能体会“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的意境。

解放前,郑州风沙灾害非常严重,建国后的大规模绿化直接减轻了灾害状况,这些法桐长得高、成荫快,经过持续的栽植培育,郑州的城市绿化景观也随之让人眼前一亮,以致郑州获得了“绿城”的美誉。
建国初期,现在的郑州西区在当时是按“新区”建设的,大型工厂企业主要在西区兴建。作为“新城区”,西区的大规模绿化也随工厂建设同步展开,大学路、中原路一直到华山路周边栽植大量法桐,这构成了西区城市绿化的基础。
60多年过去了,郑州变化太多了,然而,市中心区域的绿化效果仍然保持得比较好。西区的大学路、中原路、嵩山路、交通路、伏牛路、桃源路,金水区的金水路、黄河路、健康路、经六路、经七路、纬三路、纬五路等路段,走在这些绿树成荫的道路上,有人实测过,温度比阳光直射的路面低3——5度左右。

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取景郑州金水路周边。从图上可以看到,那时的郑州简直就是绿树的“海洋”。郑州发展越来越快,现在的绿化层次更加丰富,草坪、景观树木越来越多,不过,从遮阳挡风的实用角度来看,还是高大的法桐更有效。希望大家都能爱绿护绿,保护好我们身边的大树。